- 相关推荐
尚书经典名言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名言吧,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色,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名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尚书经典名言,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尚书经典名言1
1、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2、为政者:宽而粟,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3、居上克明,为下克忠。
4、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5、有容,德乃大。——《尚书·周书·君陈》
6、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7、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8、满招损,谦受益。
9、人之有技,若己有之。——《尚书·周书·秦誓》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1、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2、无耻过作非。《尚书·商书·说命中》
13、建官惟贤,位事惟能。
1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15、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16、政贵有恒,辞尚体要。_《尚书·周书·毕命》
17、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1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9、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
20、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21、蓄疑败谋,怠忽荒政。
22、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周书·旅獒》
23、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2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25、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26、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27、侮慢自贤,反道败德。
28、诗言志,歌永言。
29、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30、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
31、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尚书·周书·蔡仲之命》
32、一个人的修养应该是:性格正直而温和,待人宽厚而严谨,性情刚毅但不去欺负别人,态度简约但不傲慢。
33、作新民。——《尚书·康诰》
34、罔游于逸,罔淫于乐。
35、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36、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37、德惟治,否德乱。——《尚书·商书·太甲下》
38、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39、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40、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尚书大传·虞夏传》
41、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42、一条政令,一项政策,在执行中重在连贯不变,长久坚持。时间短暂,则不易见其效果;朝令夕改,则执行者易生疑惑而无所适从。
43、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4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45、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46、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47、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48、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49、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50、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周书·旅獒》
51、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52、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53、责人斯无难,惟受责俾如流,有惟艰哉。--《尚书·秦誓》
54、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尚书经典名言2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
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尔身克正,罔敢弗正。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弗虑胡获?弗为胡成。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股肱惟人,良臣惟圣。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
经邦有术,持之以理。
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
尚书经典名言3
1、知人则哲。
哲:聪明。本句大意是;能识别人就是聪明。
人是复杂的,所以能够知人,识别出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哪些是有才能的人,哪些是平庸的人,就是聪明。
2、政贵有恒。
本句大意是:政令、政策重在长久不变。
一条政令,一项政策,在执行中重在连贯不变,长久坚持。时间短暂,则不易见其效果;朝令夕改,则执行者易生疑惑而无所适从。
3、习与性成。
习:习惯。性:习性。
我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性格。我们的老祖宗造就把这些说明白了。
4、作德,心逸日休。
逸:安逸。日:一天天。休:喜庆、顺和。
积德作好事的人,心地坦然,无忧无虑。事情一天比一天顺心。
《尚书·周官》还有“作伪.心劳日拙”一句。意思是:弄虚作假干坏事的人,用尽心机,藏奸饰伪。处境却越来越窘迫困难。两句从一正一反立意,可用以劝善戒恶,教育人们多做好事,不干坏事。
5、满招损,谦受益。
这两句大意是:自满招来损害,谦虚使人得益。
这两句上古传下来的训诫,言筒意赅,对比鲜明,表现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至今仍使人受益不浅,可用作座右铭。
6、诗言志,歌永言。
诗用来表连人的思想感情,歌是通过咏唱的语言,抑扬顿挫地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7、作伪,心劳日拙。
弄虚作假的人费尽心机,处境越来越困窘。
现实生活中,确也有些人弄虚作假,机关算尽,到头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可见这两句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特别是后一句“心劳日拙”,现已成为成语而常被引用,意思是耍尽小聪明,使尽坏心眼,最后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处境反而越来越糟。
8、树豫务滋,除恶务本。
树:建立。滋:滋长。本:根本,指根除。培养高尚的品德,一定要不断地进行;清除邪恶的东西,必须从根本上铲尽。
培养高尚的品德,应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不断提高;铲除邪恶必须雷厉风行,果断坚决,除恶务尽。
“除恶务尽”已成成语,说明打击邪恶势力,清除坏人坏事,务必干净、彻底,力争从根本上消灭之。
9、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玩人:指迷恋女色。丧志:消磨掉志气。
迷恋女色会丧失道德,沉迷于玩赏喜爱的东西,会捎磨掉志气。
沉溺于玩人玩物,则无法保持锐气和德行。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总结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历史教训,便是最好的说明。
10、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矜:慎重。细行:小节。累:累及。大德:大节,古指立身的`道德。
不注重小节,最终必然累及立身的大德。
从一个人的立身道德上说,平时不检点,不注意品德操行、生括作风方面的细末小事,久而久之.积细行而成恶习,必将影响到立身大节。
11、罔游于逸,罔淫于乐。
罔:不可。不可游荡于安逸,不可过分地享乐。
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不可过分沉溺于安乐。
人活着总要有所事事,生活才有意义;如果过分地沉溺于安乐,生活没有意义,生命毫无价值,同时也会影响到身心的健康。
12、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堆造九仞之高的高山,因只欠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这是比喻做一件事情,只差最后一点努力就不能完成。
告诫人们要善始善终,切莫虎头蛇尾;某些事情接近成功,最后的一步也许是困难最大的。
13、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遇事多问的人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的人会使自己知识贫乏。
古人也有不耻下问的训诫,就是说不好以向别人请教问题为耻辱,哪怕是职位比自己低的人。
14、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宥(you又):宽恕。过:世失。
这两句大意是:一时过失,虽大也可以宽恕,明知故犯,虽小也要惩罚。
15、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贰:怀疑,三心一意。去:废除。
任用贤才不能三心二意,废除奸邪不可举棋不定。
任贤有贰心则如无任,去邪有犹豫则如不去,结果,贤者不能真正起到作用,奸邪反而更为猖獗。
16、蓄疑败谋,怠忽荒政。
猜疑积蓄得多了就会败坏预先的谋划,怠惰疏忽就会荒废国家的政事。
一件事情谋划好了,就要有信心去办,切莫在办的过程中猜疑犹豫,否则就可能无所成就。
17、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克:能够。邦:古代诸侯封国之称。能够辛勤地为国效力,能够节俭地操持家政。
成语“克勤克俭”就本于此,意思是又勤劳,又节俭。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8、惟日孜孜,无敢逸豫。
惟:句首语气词,无义。日:每日,天天。孜孜(zī资):刻苦努力,不懈怠。逸豫:安适,逸乐。
这两句大意是:每天勤勤恳恳,不敢安闲逸乐。这两句可供引用形容或描写有些人对工作和学习非常刻苦,经常孜孜不倦,辛勤努力。
19、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惟:惟独。懂得道理并不难,实际做起来就难了。
20、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基础,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就能太平。邦:其实也是国的意思,在古代比国的概念要小。
21、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与人:对于别人。备:完备,十全十美。检身:检在自己。不及:不够。
这两句大意是:对于别人不求全责备.检查自己总觉得像是有某些不足。
这两句是说对待别人.不应过于苛求.要看到人家的长处,优点;而对待自己要严格.要经常认识自己的不足,这样才指保持谦虚、谨慎.既能学到别人的长处,又能克服自身的缺点。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过分地苛求别人,过高地估计自己。
因此,熟记这个名句,常常对照检查自己,是会受益匪浅的。可供论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时引用。
22、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制:控制。冶:秩序。邦:国家。
控制社会秩序于没有发生动乱之时,保护国家安全于没有发生危机之时。
国家要求得长久的稳定和安宁,必须防患于未然。养生、工作等都要尽早发现祸患,治于未乱。
23、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24、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没有根据未经考查的话不要听,没有征询过意见的谋划不能采用。
25、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蹈虎尾和涉春冰,都是比喻身临险境的。心中怀有深深的畏惧,好像踩着了老虎尾巴和在春天即将融化的薄冰上行走一样。
两个比喻十分形象、贴切,可引用表现人们承担了某种重任之后,小心谨慎不敢稍有懈怠的心情,也可以说与《论语》中“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相通;也可引用形容人们身临险境时的恐惧感觉。
2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
自然界发生的灾祸,还可以设法防范避开;自己造成的灾祸,就无法逃避了。
这本是商朝国君太甲痛悔自己的过失引咎自责的话。后人引这几句常用以说明自作自受,咎由自取,含有不值得同情的意思在内。
27、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邦其昌。
羞:进献,贡献。对于那些有才能、有作为的人,要让他们贡献自己的力量,使你的国家昌盛。
28、歼厥渠魁,胁从罔治。
渠魁:首恶。要打击那些首要的罪犯,被胁追、受引诱而跟人作坏事的人,可以从轻惩处或不予惩处。
29、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喜爱那个人,就连他屋上的乌鸦都觉得可爱;厌恶那个人,就连他村里的墙壁都令人生厌。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个情人眼里的“人”未必是个美人,但在有情者眼里就像西施一样地美丽。
俗话也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这个仇人眼中的“仇人”未必是个坏人,但在仇人看来就特别感到憎恶和可恨。
30、旧染污俗,咸与惟新。
久染恶习而本无恶心的人,都可以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尚书经典名言】相关文章:
关于孝的名言通用名言04-21
名言:不怕失败的励志名言03-04
名言:鲁迅先生读书的名言03-04
经典的名言警句06-03
李清照名言10-22
教育的名言10-11
生活的名言10-11
贝多芬的名言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