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警句说说100句精选
入孝出忠,光大门第;亲师取友,教育后昆。下面这篇文章是小编收集的关于曾国藩警句说说的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2、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3、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4、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6、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7、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8、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
9、凡用兵打仗上的事,做一节就说一节,若是预先便去说后面的好几节,到后来往往与事实不符。
10、留心在危难的时候,默默观察朴厚实在的人,则在识人上做得差不多了。
11、富贵功名都是人世间的虚浮荣誉,惟有胸襟浩大才是人生真正好的享受。
12、凡是说兼备多种长处的,必定是一无所长的人。
13、人才不遭遇困厄则不能激发潜力,不心存戒惧深怀忧虑则不能发达。
14、凡有血气,必有争心,人之好胜,谁不如我,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强恕之事也。一日强恕,日日强恕;一事强恕,事事强恕,久之则渐近自然。以之修身,则顺而安;以之涉世,则谐而详。——《曾国藩书信》。
15、兵勇劳苦,须时时存体恤之念,然营规则不可不严。——《曾国藩书信》。
16、勋位并隆,务宜敬以持躬,恕以待人。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常常记此二字,则长履大任,福祚无量矣。——《曾国藩书信》。
17、君臣之知,须积诚以相感,而动疑主恩之义薄。——《曾国藩书信》。
18、大约上等贤哲,当以天缘遇之,中等人才,可以人力求之。——《曾国藩书信》。
19、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敢轻视。——《曾国藩书信》。
20、军行战胜,尤须坚明约束,无令骚扰地方。——《曾国藩书信》。
21、锐气有余,沉毅不足,气浮而不敛,兵家之所忌也,当析细察。——《曾国藩书信》。
22、攻城最忌蛮攻。兵法日:"将不胜其忿而蚊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罪也。"以蛮攻为戒。——《曾国藩书信》。
2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家书》
24、于"畏慎"二字之中养出一种刚气来。——《曾国藩家书》
25、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日眠食有恒,二日惩忿,三日节欲,四日每夜临睡洗脚,五日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曾国藩家书》
26、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曾国藩家书》
27、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书》
28、用工不可拘苦,须探讨些趣味出来。——《曾国藩家书》
29、凡居官不可有清名,若名清而实不清,尤为造物所怒。——《曾国藩家书》
30、常常作家中无官之想,时时有谦恭省检之意,则福泽悠久,余心大慰矣。——《曾国藩家书》
31、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曾国藩家书》
32、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传长远之家规;不待一二入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曾国藩家书》
33、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家书》
34、视儿女过于娇贵,柳子厚《郭橐驼传》所谓旦视而暮抚、爪肤而摇本者,爱之而反以害之。——《曾国藩家书》
35、立志不坚,不能断葛根,截然由义,故一引便放逸了。——《曾国藩日记》。
36、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曾国藩家书》。
37、一一一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曾国藩日记》。
38、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曾国藩自箴联》。
39、天地间推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曾国藩家书》。
40、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曾国藩笔记》。
41、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曾国藩
42、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曾国藩
43、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清·曾国藩
44、吾不知所谓善,但使人感者即善也。吾不知所谓恶,但使人恨者即恶也。——曾国藩
45、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曾国藩
46、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曾国藩
47、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曾国藩
48、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曾国藩
49、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曾国藩
50、慎能远祸,勤能济贫。
51、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小人不知祸福之相倚伏也,则侥幸以为尝。是故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52、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曾国藩
53、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曾国藩
54、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曾国藩
55、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曾国藩
56、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
57、天下第一好事,莫如诱人为善。圣贤所以为圣贤,只是欲引天下后世之人皆入于善。
58、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曾国藩
59、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曾国藩
60、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61、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辛勤劳动)则神钦(神灵钦佩)。
62、只一事不存心,此一事便错乱。
63、有一种人以姑息匪人市宽厚名,有一种人以毛举细故市精明名,皆偏也。圣人之厚宽,不使人有所恃。圣人之精明,不使人无所容。
64、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65、虽贤哲难免过差,愿诸君谠论忠言,常攻吾短;凡堂属略同师弟,使寮友行修立名,方尽我心。
66、长短不吹江月落;高楼遥吸海云来。
67、五千里秦树蜀山,我原过客;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68、闻叔绩不生,风云变色;与岷樵同死,日月增光。
69、期服去官,有犹子能行古礼;儒仕为侠,如先生岂是今人。
70、为人不可过于聪明。——曾国藩
71、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曾国藩
72、"吾近于官场,颇厌其繁俗而无补于国计民生。惟势之所处,求退不能。
73、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曾国藩
74、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曾国藩
75、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76、天下事当于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曾国藩 《致吴竹书》
77、学贵有常,又贵日新。日新若异于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 ——曾国藩
78、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曾国藩
79、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80、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则决不甘心为下流;有识则知道学问没有止境,不敢以一得就自足。如河伯观海,如井蛙看天,都是无识之人。有恒心则绝无不成功的事。这三条缺一不可。
81、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82、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83、有诗书,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时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曾国藩语录
84、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
85、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适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出处:曾国藩全集
86、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87、是好汉,打落牙齿和血吞。——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88、国之强,必须多得贤臣工:家之强,必须多出贤子弟。
89、惟柔以制刚狠之气,惟诚以化顽梗之民。
90、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曾国藩
91、人之精神有限,过用则竭。
92、学者有益,须是日新。
93、易责人而乐讥俗,其亦弗思也已。夫己无遗行,后可责人;家罔阙事,后可讥俗。
9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秀士,皆以一傲字致败。
95、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层次而少狂言为主。
96、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未来或终有成绩。
97、养生以少愤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98、短不行护,护则终短。长不行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
99、常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力注在此一事,不行喜新厌旧。
100、刚柔并济——"迩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行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曾国藩警句说说】相关文章:
曾国藩警句说说80句11-17
曾国藩警句说说(精选50句)10-17
曾国藩警句说说汇总60句08-24
曾国藩警句说说汇总100句精选12-10
曾国藩警句说说大全90句08-10
曾国藩警句说说(通用90句)09-20
曾国藩警句语录30句精选05-02
曾国藩警句语录70句04-05
曾国藩警句语录大全100句精选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