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分句子网>语录>经典语录>周国平的语录85条

周国平的语录85条

时间:2024-09-07 16:23:57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常用周国平的语录汇总85条

  现代人享受的花样愈来愈多了。但是,我深信人世间最甜美的享受始终是那些最古老的享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周国平的语录85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常用周国平的语录汇总85条

1、年轻人没有什么可回忆,于是就展望。老年人没有什么可展望,于是就回忆。

2、所以,一个不把自己的理想、思考、感悟体现为某种社会价值的人,无论他内心多么真诚,也不能说他有事业。

3、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一个生命,也终归是一个生命。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却很容易被我们忘记。我们在社会上生活,为获取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而奋斗,久而久之,往往把这些东西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了,甚至当成了人生主要的乃至唯一的目标,为之耗尽了全部精力。

4、我们平时斤斤计较于事情的对错,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一位天神的眼里,这种认真必定是很可笑的。

5、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享受生命。

6、人性意义上的伟大是世界性的,必能赢得一切民族的人的尊敬。

7、虽然没有根据,但我确信每个人的寿命是一个定数,太不当心也许会把它缩短,太当心却不能把它延长。

8、也许,在天国里没有黑夜,只有光明,所有的烛光其实并未熄灭,只是回到了那永恒的光明中?

9、我身上有两个自我。一个好动,什么都要尝试,什么都想经历。另一个喜静,对一切加以审视和消化。这另一个自我,仿佛是它把我派遣到人世间活动,同时又始终关切地把我置于它的视野之内,随时准备把我召回它的身边。即使我在世上遭受最悲惨的灾难和失败,只要识得返回它的途径,我就不会全军覆没。它是我的守护神,为我守护着一个永远的家园,使我不致无家可归。

10、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11、人们举着条件去找爱,但爱并不存在于各种条件的哪怕最完美的组合之中。爱不是对象,爱是关系,是你在对象身上付出的时间和心血。你培育的园林没有皇家花园美,但你爱的是你的园林而不是皇家花园。你相濡以沫的女人没有女明星美,但你爱的是你的女人而不是女明星。也许你愿意用你的园林换皇家花园,用你的女人换女明星,但那时候支配你的不是爱,而是欲望。

12、在回忆的引导下,我们寻访旧友,重游故地,企图找回当年的感觉,然而徒劳。我们终于怅然发现,与时光一起消逝的不仅是我们的童年和青春,而且是由当年的人、树木、房屋、街道、天空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世界,其中也包括我们当年的爱和忧愁,感觉和心情,我们当年的整个心灵世界。

13、第一种梦,它的内容是实际的,譬如说,梦想升官发财,梦想娶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梦想得诺贝尔奖金,等等。对于这些梦,弗洛伊德的定义是适用的:梦是未实现的愿望的替代。未实现不等于不可能实现,世上的确有人升了官发了财,娶了美人,得了诺贝尔奖金。这种梦的价值取决于是否变成现实,如果不能,我们就说它是不切实际的梦想。

14、与大人相比,孩子诚然缺乏阅历。然而,他们诚实、坦荡、率性,这些正是最宝贵的心灵品质,因此能够不受功利的支配,做事只凭真兴趣。

15、在过去的时代,人们读大作家的书,看不见他们的人。在偶然的机会,也许会在街上遇见他们,但你不会认出他们,因为你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不但大作家如此,大政治家、大科学家、大学者都如此。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美国的前十五位总统走在街上,都不会有人认出。也许在竞选时,所属选区的选民能够看见总统候选人,但人们关心的也是他们的思想和主张,而不是他们的长相。据说林肯与道格拉新的辩论长达七个小时,听众始终津津有味地听着,没有人抱着看一看他们长什么样的目的前来,看完了就离去。

16、现在完全不同了。无论作家、学者,还是政治人物,都纷纷在电视上亮相,而其知名度往往取决于亮相的频率。人们热中于议论他们的相貌和风度,涉及他们的言谈,也多半关注口才如何、会不会说俏皮话之类,注意力全放在表面的东西上。情形也只能如此,因为电视追求当下的效果,不容做节目的人和看节目的人思考。其结果是两方面都变得平庸了。林肯与道格拉新的七小时辩论放在今天怎么会有人听,又怎么听得懂。同样,今天的总统和知识精英们也更关心如何使自己上镜,而不是如何更好地承担职责。

17、现在图书的出版量极大,有好书,但也生产出了大量垃圾,包括畅销的垃圾。对于有判断力的读者来说,这不成为问题,他们自己能鉴别优劣。受害者是那些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群,把他们的阅读引导到和维持在了一个低水平上,而正是他们本来最需要通过阅读来提高其素质。

18、举一个很小的例子。在交通争端中,一辆小汽车和一辆自行车互相擦撞,做出赔偿的是哪一方?几乎必是那比较有教养的一方。我的确曾经亲历,并且不止一次从别的文化人身上看到,如果你是驾车人,你会赔偿,如果你是骑车人,你仍然会赔偿。当然,这个例子未必贴切,因为有教养不等于灵魂崇高,而那索赔的一方也不一定是奸人,只不过是比较蛮横一些罢了。我只是想以此说明,在短兵相接的场合,有教养的人比没有教养的人更容易妥协,宁愿遭受损失而不愿意纠缠。

19、如果根本的正义感受到触犯,他战斗起来必是义无反顾的。

20、必须知道自己要什么。一是应该要什么,人生中什么重要、真正值得争取。这是正确的价值观。二是能够要什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哪里,做什么事最适合自己。这是准确的自我认识。有这两条,内心就会宁静。相反,不知道要什么,东抓西抓,到头来仍不满意,因为根本不知道什么能让自己满意。

21、真正的创造是不计较结果的,它是一个人的内在力量的自然而然的实现,本身即是享受。只要你的心灵是活泼的,敏锐的,只要你听从这心灵的吩咐,去做能真正使它快乐的事,那么,不论你终于做成了什么事,也不论社会对你的成绩怎样评价,你都是拥有了一个创造的人生。

22、一样东西,如果你太想要,就会把它看得很大,甚至大到成了整个世界,占据了你的全部心思。一个人一心争利益,或者一心创事业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我的劝告是,最后无论你是否如愿以偿,都要及时从中跳出来,如实地看清它在整个世界中的真实位置,亦即它在无限时空中的微不足道。这样,你得到了不会忘乎所以,没有得到也不会痛不欲生。

23、事情对人的影响是与距离成反比的,离得越近,就越能支配我们的心情。因此,减轻和摆脱其影响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立足点,那个立足点可以使我们拉开与事情之间的距离。如果那个立足点仍在人世间,与事情拉开了一个有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种明智的态度。如果那个立足点被安置在人世之外,与事情隔开了一个无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种超脱的态度。

24、我们不妨眷恋生命,执著人生,但同时也要像蒙田说的那样,收拾好行装,随时准备和人生告别。入世再深,也不忘它的限度。这样一种执著有悲观垫底,就不会走向贪婪。有悲观垫底的执著,实际上是一种超脱。

25、超脱是悲观和执著两者激烈冲突的结果,又是两者的和解。我心中有悲观,也有执著。我愈执著,就愈悲观,愈悲观,就愈无法执著,陷入了二律背反。我干脆把自己分裂为二,看透那个执著的我是非我,任他去执著。执著没有悲观牵肘,便可放手执著。悲观扬弃执著,也就成了超脱。不仅把财产、权力、名声之类看作身外之物,而且把这个终有一死的"我"也看作身外之物,如此才有真正的超脱。

26、此生此世,与我最近的是人,与我最远的也是人。

27、这是一个荒谬的宇宙,水远存在着,变化着,又永远没有意义。它为自身的无意义而苦闷。人就是它的苦闷的产物。

28、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所为就必有所不为,而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区别就在于所为所不为的不同取向。

29、人都是崇高一瞬间,平庸一辈子。

30、若把人生比作一逆旅,我们便会发现,途中耽搁实在是人生的寻常遭际。我们向理想生活进发,因了种种必然的限制和偶然的变故,或早或迟在途中某一个点上停了下来。我们相信这是暂时的,总在等着重新上路,希望有一天能过自己真正想过的生活,殊不料就在这个点上永远停住了。有些人渐渐变得实际,心安理得地在这个点上安排自己的生活。有些人仍然等啊等,岁月无情,到头来悲叹自己被耽误了一辈子。

31、是的,人生是很简单的。可是,如果一个人麻木了,对于他一切都是很简单的。

32、凡活着的人,谁也摆脱不了人生这个大梦。即使看破人生,皈依佛门,那灭绝苦乐的涅槃境界仍是一个梦。不过,能够明白这一点,不以觉者自居,也就算得上是觉者了。

33、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反璞归真的平凡。

34、一个灵魂在天外游荡,有一天通过某一对男女的交合而投进一个凡胎。他从懵懂无知开始,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但是,随着年岁和经历的增加,那天赋的性质渐渐显露,使他不自觉地对生活有一种基本的态度。在一定意义上,"认识你自己"就是要认识附着在凡胎上的这个灵魂,一旦认识了,过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释,未来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35、一个人应该认清自己的天性,过最适合于他的天性的生活,而对他而言这就是最好的生活。

36、他们一窝蜂挤在那条路上,互相竞争、推攘、阻挡、践踏。前面有什么?不知道。既然大家都朝前赶,肯定错不了。

37、对于别人的痛苦,我们的同情一开始可能相当活跃,但一旦痛苦持续下去,同情就会消退。我们在这方面的耐心远远不如对于别人的罪恶的耐心。一个我们不得不忍受的别人的罪恶仿佛是命运,一个我们不得不忍受的别人的痛苦却几乎是罪恶了。

38、失败者的自尊在于不接受施舍,成功者的自尊在于不以施主自居。

39、精神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土地和天空,土地贡献了来源和质料,天空则指示了目标和形式。比较起来,土地应该是第一位的。人来自泥土而归于泥土,其实也是土地上的作物。土地是家,天空只是辽远的风景。我甚至相信,古往今来哲人们对天空的沉思,那所谓形而上的关切,也只有在向土地的回归之中,在一种万物一体的亲密感之中,方能获得不言的解决。

40、生命是人的存在的基础和核心。个人建功创业,致富猎名,倘若结果不能让自己安身立命,究竟有何价值?人类齐家治国,争霸称雄,倘若结果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究竟有何价值?

41、在市声尘嚣之中,生命的声音已经久被遮蔽,无人理会。

42、一个人有能力做神,却生而为人,他就成为了哲人。

43、生命连同它的快乐和痛苦都是虚幻的——这个观念对于快乐是一个打击,对于痛苦未尝不是一个安慰。用终极的虚无淡化日常的苦难,用彻底的悲观净化尘世的哀伤,这也许是悲观主义的智慧吧。

44、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唯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

45、痛苦和欢乐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的乏弱,既无欢乐,也无痛苦。

46、你做一项工作只是为了谋生对它并不喜欢,这项工作就只是你的职业。你做一项工作只是因为喜欢,并不在乎它能否带来利益,这项工作就是你的事业。最理想的是事业和职业一致,做喜欢的事并能以之谋生。其次好的是二者分离,业余做喜欢的事。最糟糕的是根本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47、一个人赚得了整个世界,却丧失了自我,又有何益,真正的救世主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便是那个清明宁静的自我。

48、相爱者不束缚对方,是他们对爱情有信心的表现。谁也不限制谁,到头来仍然是谁也离不开谁,这才是真爱。

49、在一个安静的位置上,去看世界的热闹,去看热闹背后的无限广袤的世界。

50、阅读是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内在的心灵财富。信仰是与心中的上帝交谈,借此积聚"天上的财富"。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三种交谈,而这三种交谈都是在独处中进行的。

51、我真的感觉好孩子是宠不坏的。你越爱他,他发展得越好。溺爱和爱就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溺爱就是给他创造特别丰厚的物质环境,要什么给什么,觉得这样就是爱孩子了,但是精神上没有办法,不和他聊天,每天没有在一起欢声笑语。只要精神上有关怀,怎么爱都行,爱不坏的。

52、我不喜欢一切等。无论所等的是好事,坏事,好坏未卜之事,不好不坏之事,等总是无可奈何的。等的时候,一颗心悬着,这滋味不好受。

53、昨天我们越是感觉心心相印,今天的裂痕就越是使我们疼痛,我们的隔膜感就越是尖锐鲜明。

54、活着的往事——这是灵魂之所以具有孕育力和创造力的秘密所在。

55、关于好女人,我提过两个标准——灵性和弹性,现在仍觉得对。这主要是讲性格,如果这两个特征表现在身体上,也就是性感了。我崇拜的是女性,而不是每一个女人。

56、我们心不在焉,百事无心,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并不是疲倦了,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出路。并不是看头了,因为我们有欲望,只是空无对象。

57、神话衰落,哲学兴起,人要自己来解释和安排一切了,他几乎在踌躇满志的同时就发现了自己力不从心。面对动物或动物般生活着的芸芸众生,觉醒的智慧感觉到一种神性的快乐。面对宇宙大全,它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不得不承受由神性不足造成的痛苦。人失去了神,自己却并不能成为一个神,用爱默生的话说,只是一个破败中的神。

58、人人都得死,这能给我们什么安慰呢?大约是两点:第一,死是公正的,对谁都一视同仁;第二,死并不孤单,全世界都与你为伴。

59、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庸人无聊天才孤独人人都有寂寞的时光。

60、生命平静地逝去,没有声响,没有浪花,甚至连波纹都看不见,无声无息。我多么厌恶这平坦的河床,它吸收了任何感觉。突然,遇到阻碍,礁岩崛起,狂风大作,抛起万丈浪。我活着吗?是的,这时候我才觉得我活着。

61、其三,然而,最准确的说法也许是,天才是通过被误解而得到承认的。世人承认其显而易见的智力,同时又以平庸的心智猜度天才的思想。

62、先知在本乡之所以受到排斥,嫉妒也起了很大作用。一个在和自己相同环境里生长的人,却比自己无比优秀,对于这个事实,人们先是不能相信,接着便不能容忍了,他们觉得自己因此遭到了贬低。直到很久以后,出于这同样的虚荣心,他们的后人才会把先知的诞生当作本乡的光荣大加宣扬。

63、历史上有一些人才辈出的名门,但也有许多天才无家族史可寻。即使在优秀家族中,所能遗传的也只是高智商,而非天才。天才的诞生是一个超越于家族的自然事件和文化事件,在自然事件这一面,毋宁说天才是人类许多世代之精华的遗传,是广阔范围内无血缘关系的灵魂转世,是锺天地之灵秀的产物,是大自然偶一为之的杰作。

64、天才往往有点疯,但疯子不等于是天才。自命天才的人老在这一点上发生误解。

65、庸才比天才耐久。庸才是精神作坊里的工匠,只要体力许可,总能不断地制作。创造的天才一旦枯竭,就彻底完了。他没有一点慰藉,在自己眼里成了废物。他也的确是一个废物了。

66、对于一个人来说,独处和交往均属必需。但是,独处更本质,因为在独处时,人是直接面对世界的整体,面对万物之源的。相反,在交往时,人却只是面对部分,面对过程的片断。人群聚集之处,只有凡人琐事,过眼烟云,没有上帝和永恒。

67、对于文人来说,许多时候,读书和写作也只是一种消遣或一种事务,比起斗鸡走狗之辈,诚然有雅俗之别,但逃避自我的实质则为一。

68、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69、真正的悲剧是爱的节奏出差错,一个人走了,留也留不住,等他后悔了,回来发现另一个人已经走掉,唤也唤不回。

70、天性健康者容易彼此理解;天生病态者之间往往互相隔膜。

71、人是否相爱,一个可靠尺度是看他们是否互相玩味和欣赏。两个相爱者之间必定是常常互相玩味的,而且是不由自主地要玩,越玩越觉得有味。如果有一天觉得索然无味,毫无玩兴,爱就荡然无存了。

72、与良心的冲突只存在于一颗善良的心中。在一颗卑劣的心中,既没有爱情,也没有良心,只有利害的计算。但是,什么是良心呢?在多数情况下,它仅是对弱者即那失恋的一方的同情罢了。最高的良心是对灵魂行为的责任心,它与真实的爱情是统一的。

73、有真假之别。但是,真情也可能变化。懂得感情的人珍惜以往一切爱的经历。

74、我们心不在焉,百事无心,感到做什么都没意思,并不是疲惫了,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前途。并不是看头了,因为我们有愿望,只是空无对象。

75、生命惧怕枯燥甚于畏惧死亡,仅此就足以保障它不可克服了。它为了回避单调必需丰盛自己,不在乎结局是否徒劳。

76、找一个最亲的人,是爱情的终极目的。

77、尽管人的智慧有其局限,爱智慧却并不因此就属于徒劳。智慧的果实似乎是否定性的:理论上我知道我一无所知。

78、聪明人嘲笑幸福是一个梦,傻瓜到梦中去找幸福,两者都不承认现实中有幸福。看来,一个人要获得实在的幸福,就必须既不太聪明,也不太傻。人们把这种介于聪明和傻之间的状态叫作生活的智慧。

79、大哲学家也能殊途同归,最后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守护人性,提升人类的精神水准。我不认为唯物和唯心的划分上有什么意义,我们把一个哲学家归类到唯物还是唯心,这常常是牵强附会的,是贴上一个标签。凡是大哲学家,各有各精彩,你要学会欣赏他的精彩之处。

80、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保护生命是法治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

81、阅读本质上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充满惊喜和愉悦。

82、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改变的只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幸福属于天国,快乐才属于人间。

83、我们拥有的惟一时间是现在。拥有了现在,我们也就拥有了过去和未来。

84、我坚定地认为,中国的出路在于法治和信仰。

85、互相依存的,生命本能若无精神的目标是盲目的,精神追求若无本能的发动是空洞的。它们的关系犹如土壤和阳光,一株植物惟有既扎根于肥沃的土壤,又沐浴着充足的阳光,才能茁壮地生长。

【周国平的语录85条】相关文章:

经典周国平的语录47条10-30

周国平的语录55句08-27

精选周国平的语录34句08-15

经典周国平的语录70句02-22

经典周国平的语录93条12-19

周国平语录30句08-06

周国平的语录89句12-07

精选周国平的语录44条07-21

经典周国平的语录33条04-10

周国平的语录42条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