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精选静思的语录大合集97句
要把握做好事的因缘,一旦因缘消逝,想做就来不及了!有些人虽然想做好事,却想等到有钱或有机会才去做,应知人生无常啊!只要有因缘,哪怕是一点一滴的力量,也要赶快去做。力量、因缘会合起来,就能成就无量功德。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莫轻小善而不為,更莫贪积财物而不捨。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静思的语录97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身外的环境,要天天整理,心地的风光,要常保清净。
2、能一字"和"则无往不利,无事不成。
3、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4、佛是真理的发现者,不是创造者。
5、戒是明眼人为盲人设护障,免坠崖谷。
6、我们要做习惯的主人,不要做习惯的仆人。
7、敢我行我素!不管不顾地玩"自我"的人……要不是身居要职!哪怕他们把"自我"玩得恶劣多端!则是非富则贵之人:无视他人!或是特立独行有才之人。
8、真正的快乐,不是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9、滴水成河。粒米成萝,勿轻己灵,勿以善小而不为。
10、真正的普度是发大心、立大愿,普爱一切眾生。
11、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12、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报恩。
13、发脾气是短暂的发疯。
14、播下爱的种子,收获的是快乐的果实。
15、别人骂我不谅解我,我反而要感谢他们给我修行的境界。
16、善用时间者,就能成就事功。
17、服务人群是造福,从中学习是修慧;想造福修慧必须身体力行,才能有所收获。
18、一句温暖的话,就像往别人身上洒香水,自己也会沾上两三滴。
19、人无妄念是禅,坐中见性为定。
20、修行并非所谓的长篇大论,也不是高深难解的抽象概念,而是如实且深切地了知人性的本然。
21、热心易发,恒心难持,光说不练,则无法体悟真理。
22、物质往下比,精神、品德、智慧往上比。
23、有愿放在心裡,没有身体力行,正如耕田不播种,皆是空过因缘。
24、人人如果都能除去自私与小我,自然就会扩大心胸,培养出诚与正,大公无私的心态。
25、真正的人生要乐中能知苦,在苦中也能体会乐的甘美,不知苦的人,会因对苦难缺乏敏锐的感受力,而变得没有人情味。
26、圣人与凡夫的境界,最大的差异在于圣人可以自我掌握时空。
27、对别人不要计较,对自己要好好检讨。
28、烦恼是因别人无心的一句话,自己却有意的接受。
29、做好事不要为求功名,也不是为求功德,要抱持尽本分的心,以至诚无私的心去做善事。
30、人应互相勉励,互相关怀,彼此提醒,那怕举手投足,开口动念,都要时刻谨慎,勿让心念偏差,导致行为乖缪。
31、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向自己想。
32、人若常存善解心,便可结欢喜缘,生欢喜心,纵使极复杂的烦恼,亦能从善解中断除。
33、时间可以造就人格,成就事业,也可以储积功德。
34、天上最美事星星,人生最美是温情。
35、遇到困境,一定要用更大的斗志面对,惟有勇敢迎敌,才有机会致胜。
36、一双手健全却不肯做事的人,等于没手的人。
37、人往往很容易忘失东西,可是被人说几句不中听的话,却丢不掉也忘不了,耿耿于怀。
38、静思语录:生命无常,慧命永久,爱心无涯,精神常在。
39、无论环境如何困难,都能保持奋斗勇气的人,才能突破困境,掌握有利形势。
40、忍得过、看得透、提得起、放得下。
41、真正的智慧,在于坦诚的爱和彼此间的信赖,而不涉及任何利害关系。
42、对社会与其担心,不如化作信心,更要付出一份爱心。
43、世间没有一样很容易的事,没有逆境的事,不值得我们作为人生的灯塔。
44、给七分表现的孩子,十二分的赞美。
45、调服自己的心,要顺境依势,不能一味地严管强求,也不能完全放肆,任由他去。
46、职业易生比较心,事业易生功利心,而志业是启发人人本具的爱心、良知,使人无所求的付出。
47、多一分善念,少一个恶念;多一分良知,少一分痴迷。
48、不要怕人家说你傻,要担心人家说你太聪明,太聪明就是狡猾。
49、什么人都可以原谅,唯有不诚实的人不可原谅。
50、人应该走正路。如果正路不走,尽是走歹路,这种人比没有脚的人还妻惨。
51、人多力大福就大。一支再大的蜡烛,它的光度还是有限;而一支小蜡烛点亮之后,却可再引燃千万支蜡烛,这千万支的烛光就可照亮各个黑暗角落。
52、瞋恚害人,会破坏处世善法。為了一时的不能忍,不仅破坏了处世的好名誉,也会破坏过去一切的功德及修养。瞋怒心比猛火还厉害,猛火烧毁的物质,可以经由努力再失而复得;但一个人的人格如遭自我破坏,即使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回来。
53、把他人拿来作自己的镜子,看到优点可以自我鞭策,看到缺点则自我反省。
54、忍,是帮助你做好事、修好行的最大力量。能持忍者,没有什麼事办不到。
55、恒心、毅力能如「滴水穿石」再大的困难与阻碍都能突破。
56、人若能时时反观自照,检讨心念是否贪著名闻利养,久久之,心灵自可提升到「月至上品诸风静,心持半偈万缘空」的境界。
57、把贪念转為满足,把满足化作慈悲;如此,不但能自我满足,还可发挥「用慈施悲」的爱心。
58、时时以清净解脱的爱心,秉承过去生所播下的远因,成就现在的近缘,更扩展长情於未来。
59、鸟要有巢,人要有家,如果夫妻子女各居一方,何来天伦之乐?
60、人若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眾生」。「眾生」才需要「佛」救济,「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61、诚是发自内心、自动自发的精神。若有这分自动自发的精神,人生再辛劳都不会觉得苦。
62、天下事,光靠一个人做不成。人生在世,必须依靠别人才能生存。比如穿的衣服,我们是否自己能做呢?即使能,也需要布啊!自己会织布吗?纵使会,原料的来源自己可以生產吗?……总而言之,一条纱、一条线都是来自众生;所以,我们要时时抱持感恩心和惜福心,因為一切都得之不易啊!
63、吃饱饭没事做的人,固然不快乐;忙著应酬、打麻将、观光旅游,一副无所事事忙的人,在饱乐之余的疲倦与空虚,又何尝称得上快乐?
64、肯付出心力为别人服务的人,因抱持义务的精神,而能心甘情愿、任劳任怨;尽管再怎么忙碌,心中也会感到无限快乐和喜悦。
65、修德——是在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累积而成,并抱持恒久心,於平常的言行举止中不离佛法教育;如此,才是真正的学佛修德。
66、一个人的修养如何衡量?应是在诚于内,而形之于外。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一切行动都充分表现内在的修养。
67、人往往为了爱自己而损害别人,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养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去伤害别人。
68、修行,得靠自己精进地启发自我灵明的觉性,不能期待不劳而获的成果。
69、修行者为完成德行,日常生活不可离四重,即言重、行重、貌重、厚重。
70、常能反省自己而无过失,即得解脱自在。
71、学佛的修养,是要每个人保持平等心,看见任何人都能起欢喜心。用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
72、佛教徒常说功德无量,是指对该做的事从不计较,无限量地做、及时地做,而且不求回报,此即真正无量的大福报,亦即所谓的力德无量。
73、怎样才能消业、消灾?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欢喜接受所面临的一切,过一分鐘即消一分灾。凡事都得靠自己,福要自己造,业要自己了,而非求佛消灾解厄。
74、人在健康时,应多做善事、利益人群,多造善因福果,為自己铺好人生健康之道。否则一旦病障现前,身心不得自在时,子媳再孝顺也只能尽人事。
75、时间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业,也可以储积功德。
76、人间寿命因為短暂,才更显得珍贵。难得来一趟人间,应问是否为人间发挥了自己的良能,而不要一味求长寿。
77、人都迷於寻找奇迹,因而停滞不前;纵使时间再多、路再长,也了无用处,终无所得。
78、我们到哪裡都应该有一个目标、起点,要朝目标往前走到底;不要停在半路,停在半路比走到目标还辛苦。就好像爬山的人,要不就留在山下,要不就一鼓作气到山顶上。否则停在半山腰中,石头若滚下来,岂不是很危险?
79、菩萨行者心怀慈悲,常起利益众生的念头,无论到任何地方,心都无畏惧。因此,若能做到以爱待人、以慈对人,则不惹人怨,亦能结好缘。
80、人人都有佛性,只要能发挥良知良能,没有一个人不能去救人、去造福人群;这分救人之心,就是菩萨心。
81、菩萨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萨能做事、能说话、能吃饭,能寻声救苦随处现身。
82、一切功德由时间所累积,一切功德由我们身体行动所成就;所以,我们要好好爱惜人身。
83、凡夫的爱欲及渴望永无止境。不断地追求物质享受与声色逸乐,有如汹涣的波涛,一波未平!这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
84、找人好处是聚灵,看人缺点是收脏。
85、能付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86、缩小自己,要能缩到对方的眼睛里、耳朵里,既不伤他,还要能崁在对方的心头上。
87、死亡不可怕,惧怕死亡的心情才可怕。
88、人若能以"慈忍"施行于家庭和一切众生,人间便会散发"透彻之爱"的光芒。
89、看淡自己最般若,看重自己是执着。
90、最好的医生应该是自己。
91、越难锻炼的铁,价值也较高。
92、要用心,不用操心,烦心。
93、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不要心存等待,等待会事久落空。
94、虚空有书,我愿无穷,发愿容易行愿难。
95、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坏事能多我一人。
96、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就会活得快乐。
97、道德是提?N自我的明灯,不该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静思的语录】相关文章:
精选静思的语录39句08-20
精选静思的语录85条09-21
静思的语录76条10-31
静思的语录96句11-26
精选静思的语录46句04-21
精选静思的语录56条06-17
精选静思的语录49句05-31
精选静思的语录摘录48句12-13
静思的语录合集55条12-03
静思的语录汇编66条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