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分句子网>语录>经典语录>龙应台的语录68条

龙应台的语录68条

时间:2024-10-19 03:23:42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3年龙应台的语录合集68条

  春节的爆竹在冷过头的冬天有一下没一下的,凉凉的,仿佛浸在水缸里的酸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龙应台的语录68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3年龙应台的语录合集68条

1、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原来很容易烂。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

2、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掩盖,无法复原。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

3、但我们不是。我们不会跟好朋友一样殷勤探问,不会跟情人一样常相厮磨,不会跟夫妻一样同船共渡。所谓兄弟,就是家常日子平淡过,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各自做各自的抉择和承受。我们聚首,通常不是为了彼此,而是为了母亲。聚首时即使是促膝而坐,也不必会谈心。即使谈心,也不必会有所企求——自己的抉择,只有自己承受,我们这个年龄,已经了然在心。我们问:母亲也走了以后,你我还会这样相聚吗?我们会不会,像风中的转蓬一样,各自滚向渺茫,相忘于人生的荒漠?

4、每个城市有它的履历。这个城市,处在古老的泥土上却面对着大江大海,永远有豁出去的气魄;这个城市,挟着西洋的骨架却又紧紧系着中国的胸怀;这个城市,时时赶着现代的步伐但怎么迈出也总带着传统的负重。

5、任何走上歧途的人开始都不会知道那是歧途吧?而且,谁知道所谓歧途不正好是终南捷径呢?

6、追求个人的欢乐很好,最壮烈的革命、最伟大的理想,不就是为了让最普通的人得到最寻常的欢乐吗?但是任何一个欢乐派对结束后,总得有几个不醉的人把朋友一个一个送回家。开车的人,决定方向,总得清醒。社会永远需要清醒的人。每个社会都有它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衍生不同的痛苦。有些阶段,需要火的炽热和烧痛,才能觉醒;有些阶段,需要的却是水的清澈和温柔,才能疗愈一个隐忍不言的伤口。

7、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8、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

9、她看看前方,一纵列座位伸向模糊的远处;她转过身来看往后方,列车的门紧紧关着,看不见门后头的深浅。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只有动荡不安的光,忽明忽灭、时强时弱,随着火车奔驰的速度像闪电一样打击进来。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睛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

10、人生就是如此,你以为已经从一个漩涡逃离,其实另外一个漩涡就在你的脚下。用力一蹬,就进去了。所以,不需要对生活太用力,心会带着我们去该去的地方。

11、人总要慢慢成熟,将这个浮华的世界看得更清楚,看穿伪装的真实,看清隐匿的虚假,很多原本相信的事便不在相信。但是,要相信,这个世界里美好总多过阴暗,欢乐总多过苦难,还有很多事,值得你一如既往地相信。

12、家,可以暂时挥别,可以离弃,可以忘怀,但家,永远还是那么一个。

13、智慧必然是来自孤独。

14、二十世纪的人犹豫。怀疑。思索,不是因为他知道得太少,而是因为他知道得太多;不是因为他西化太浅,而是因为他西化太深。

15、生活是抑郁的,人生是浪费的。

16、这一切都是虚妄的,可是除了虚妄,我们一无所有。

17、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龙应台 《亲爱的安德烈》

18、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各人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才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越走越压抑。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孤独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越走越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 ——龙应台 《亲爱的安德烈》

19、我们总是在相信与不相信之间挣扎。 ——龙应台 《相信与不相信》

20、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龙应台 《目送》

21、一半的人在赞美我的同时,总有另外一半的人在批判我。我有充分机会学习如何"宠辱不惊"。至于人们的"期待",那是一种你自己必须学会去"抵御"的东西,因为那个东西是最容易把你绑死的圈套。不知道就不要说话,傻就不装聪明。你现在明白为何我推掉几乎所有的演讲、座谈、上电视的邀请吧?我本来就没那么多知识和智能可以天天去讲。 ——龙应台 《亲爱的安德烈》

22、如果你年轻却不激进,那么你就是个没心的人;如果你老了却不保守,你就是个没脑的人。 ——龙应台 《亲爱的安德烈》

23、黑沉沉的海上,满缀着灯火的船缓缓行驶,灯火的倒影随着水光荡漾。十五岁的少年正在长高,脸庞的棱角分明,眼睛清亮地追问你世界从哪里开始。

24、大树有大树的长法;小草有小草的长法;这世上大部分的人,都是小草。你不是孤独的。——《亲爱的安德烈》

25、文化,在大街小巷里,在市场广场上,在孩子们的教室里,在报社的编辑台上,在警察的秘密档案夹里,在城市的任何公共空间里,在我们整个呼吸、工作、睡觉、游玩、思考的生活环境中,我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品质被文化政策所决定。对于这么重要的一件国家大计,政治人物却视若无睹,毋宁是件怪异的事。

26、我尊敬那些扶贫济弱的人,我尊敬那些在实验室里默默工作的科学家,我尊敬那些抵抗强权坚持记载历史的人,我尊敬那些贫病交迫仍坚定把孩子养成的人,我尊敬那些在群众鼓噪中仍旧维持独立思考的人,我尊敬那些愿意跟别人分享最后一根蜡烛的人,我尊敬那些在鼓励谎言的时代里仍然选择诚实过日子的人,我尊敬那些有了权力却仍旧能跪下来亲吻贫民的脚趾头的人……

27、一个历史古城,应该让每一条深巷横渠都被温柔地保留下来,每一栋老房子老庙都被细心地修复,还是应该被当作不合时宜的腐朽,进步的障碍,连根刨起?我们生活的城市,需不需要温柔和细心?而"腐朽"和"进步"又究竟是什么意思?我们追求的愿景是什么?这愿景的蓝图由谁来画?谁有资格来画?一张新地图,过了一个月就不能再使用,因为一半的街道改了方向、另外一半不见了——这是不是一个城市的幸福所系?

28、小路上全是迷失了方向的蚯蚓;它们离开了泥,辗转爬上了小路的柏油路面,大概由于不熟悉路面的坚硬,就忘了自己究竟来自哪里,要往哪里去;它们搁浅在小路上,被不知情的自行车轮和脚步轧过。

29、生命败坏的过程,其实就是走向失去。于是,所谓以智慧面对败坏,就是你面对老和死的态度了。

30、我们都知道了,母亲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递区号、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龙应台《目送》

31、醒来,方知是梦,天色幽幽,怅然不已。 ——龙应台 《目送》

32、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

33、亲爱的,难道你觉得,两个人一定比一个人不寂寞吗?

34、文字之所以有力量将不同世界的人牵引在一起,是因为不管他们经过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在心的最深处,他们有一样的害怕与追求、相似的幻灭与梦想,午夜低回时有一样的叹息。我们毕竟在同一条历史的长廊里,或前或后;鲜花释出清香,像丝带缭绕。

35、然而,洞悉是非真伪的智慧,独善其身的果敢——究竟多少圆颅方趾的人有这两样条件?明辨真伪往往不只是智慧的问题;一个智慧极高的人可能生长在一个极权制度中,资讯受到封锁,教育受到歪曲与控制,神话、谎言作为洗脑的材料,从生到死他根本没有洞悉真伪的机会。透过统一编制的教科书、控制严格的报纸与电视、宣传标语、威吓利诱的手段,一个政府可以塑造人民的思想,像搓泥人一样,玩于股掌之间。

36、一路上,两个人都很忙碌。是这样的,妈妈必须做导游,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安安是新来的。而妈妈漏掉的东西,安安得指出来,提醒他。——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37、而我,突然觉得人性是极容易判断的:世上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喜欢孩子的都是好人,不喜欢孩子的都是坏人。——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38、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但是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的甜蜜时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们心中永远的位置,或许,它就会容易一点点。——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39、把小圈子弄好是不够的,你必须发挥力量促进大环境的改变。——龙应台《女子与小人》

40、每一次国际会议就像一颗石头抛进池塘里,涟漪一圈一圈扩散,整个池子受「波及」,而所谓「国际观」,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涟漪「波及」中逐渐累积见识,逐渐开阔眼界,使「池子」里的人,觉得自己是国际社会的一分子。——龙应台《龙应台的香港笔记》

41、不要忘记这些过去的记忆,因为这些记忆,会跟着我们的人生,一生一世,只不过,它们不再像我们儿时那么的明显。——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

42、你一震,醒来的时候,仍旧闭着眼,感觉光刺激着眼睑,但是神智恍惚着,想不起自己是在哪里?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城市,自己是在生命的哪一段二十岁?四十岁?做什么工作,跟什么人在一起?开始隐约觉得,右边,不远的地方,应该有一条河,是,在一个有河的城里。你慢慢微调自己的知觉,可是,自己住过不止一个有河的城市河,从哪里来?

43、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龙应台语录

44、凡是出于爱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谅的。——龙应台语录

45、"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龙应台语录

46、安德烈,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 你应该跟这个你喜欢的女孩子坦白或者遮掩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诉你,想必你亦不期待我告诉你。我愿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报告",那就是,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出处:亲爱的安德烈

47、农村中长大的孩子,会接触更真实的社会,接触更丰富的生活,会感受到人间的各种悲欢离合。所以更能形成那种原始的,正面的价值观——"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出处:亲爱的安德烈

48、在他往后成长的岁月里,他会见到无数的人间恶事,没有必要让两岁就开始直到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人的快乐童年何其匆促,何其珍贵!出处:孩子你慢慢来

49、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出处:目送

50、当我站在十字路口,看见红灯未灭就在乌烟瘴气中冲过街去的一张张杀气腾腾的脸,我觉得惊骇:是什么,使这个城市充满着暴戾与怨气?出处:野火集

51、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出处:亲爱的安德烈

52、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出处:目送

53、"矫讠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宝贵焉,盗莫大于子。天下何不谓子为盗丘,而乃谓我为盗跖?"大哉斯讠!用现代的语言来说,监狱里的抢劫犯也许只盗了数得出的钱,高居要职的达官贵人所盗的可能是整个国家。谁是真正的大盗。得看用的是谁的标准。出处:百年思索

54、拜祭,终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宁。出处:目送

55、我愿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报告",那就是,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亲爱的安德烈》

56、我说,我又不是圣人,我只管我记得的、做得到的。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一定由逻辑来管辖。 ——《亲爱的安德烈》

57、"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58、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59、拜祭,终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宁。

60、要真正的注视,必须一个人走路。一个人走路,才是你和风景之间的单独私会。

61、所谓了解,就是知道对方心灵最深的地方的痛处,痛在哪里。

62、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

63、对于行路的我而言,曾经相信,曾经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旧在寻找相信。但是面对时间,你会发现,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么了。

64、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65、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寻找有时、放手有时,难的是,你如何辨识寻找和放手的时刻。——龙应台《目送》

66、德国人的反省本身也是一个层次复杂的东西。当一个德国人对自己的过去毫不留情地大加鞭挞时,他可能是一个最具自我批判性、最清醒的《春秋》史家,但是他也可能是一个戴着面具的文化沙文主义者;当他说德国人的罪行举世无双时,他没说出口的话是:德国人的文明高度是举世无双的。 他的反省看起来谦卑,其实是傲慢。

67、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亲爱的安德烈》

68、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己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后,还是"自己"二字。因此,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符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亲爱的安德烈》

【龙应台的语录68条】相关文章:

精选龙应台的语录59条06-04

精选龙应台的语录48句04-15

龙应台的语录76条04-06

龙应台的语录38句01-22

龙应台的语录55条10-27

龙应台的语录30条12-01

龙应台的语录35条12-08

精选龙应台的语录49条10-05

龙应台的语录29条10-08

龙应台的语录86句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