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周国平的语录集锦73句
那人对你做了一件不义的事,你为此痛苦了,这完全可以理解,但请适可而止。你想一想,世上有不义的人,这是你无法改变的,为你不能支配的别人的品德而痛苦是不理智的。你还想一想,不义的人一定会做不义的事,只是这一件不义的事碰巧落在你头上罢了。你这样想,就会超越个人恩怨的低水平,把你的遭遇当作借以认识人性和社会的材料,在与不义作斗争时你的心境也会光明磊落得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周国平的语录73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在人生中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成败福祸之上的豁达胸怀。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烟云,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当我们这样想时,我们和我们的身外遭遇保持了一个距离,反而和我们的真实人生贴得更紧了,这真实人生就是一种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
2、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
3、心与心的距离是最近的,也是最远的。
4、我答道:这种痛苦本身就包含在完美之中,把它解除了反而不完美了。
5、浪漫主义在痛苦中发现了美感,于是为了美感而寻找痛苦,夸大痛苦,甚至伪造痛苦。然而,假的痛苦有千百种语言,真的痛苦却没有语言。
6、在人类一切事业中,情感都是原动力,而理智则有时是制动器,有时是执行者。或者说,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则做出取舍,进行加工。世上决不存在单凭理智就能够成就的事业。
7、人生中的大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但是,惟有思考这些问题的人才可能真正拥有自己的生活信念和生活准则。
8、随着老年的到来,人的自我意识似乎会渐渐淡薄。死的可怕在于自我的寂灭,那么,自我意识的淡薄应该是一件好事了,因为它使人在麻木中比较容易接受死。可是,问题在于:临死时究竟清醒好还是麻不好?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我的设想是,若是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死时肯定会更痛苦,但同时也会更自持,更尊严,更有气度。
9、死有什么可思考的?什么时候该死就死,不就是一死?——可是,这种满不在乎的态度会不会也是一种矫情呢?
10、你的身体尽可以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尽可以在红尘中起伏,关键在于你的精神中一定要有一个宁静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你就能够成为你的奔波的身体和起伏的心情的主人了。
11、与大人相比,孩子诚然缺乏知识。然而,他们富于好奇心、感受性和想像力,这些正是最宝贵的智力品质,因此能够不受习见的支配,用全新的眼光看世界。
12、喜欢谈论痛苦的往往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而饱尝人间苦难的老年贝多芬却唱起了欢乐颂。
13、活得真诚、独特、潇洒,这样活当然很美。不过,首先要活得自在,才谈得上这些。如果你太关注自己活的样子,总是活给别人看,或者哪怕是活给自己看,那么,你愈是表演得真诚、独特、潇洒,你实际上却活得愈是做作、平庸、拘谨。
14、外在遭遇受制于外在因素,非自己所能支配,所以不应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真正能支配的唯有对一切外在遭际的态度。内在生活充实的人仿佛有另一个更高的自我,能与身外遭遇保持距离,对变故和挫折持适当态度,心境不受尘世祸福沉浮的扰乱。
15、人在年轻时会给自己规定许多目标,安排许多任务,入世是基本的倾向。中年以后,就应该多少有一点出世的心态了。所谓出世,并非纯然消极,而是与世间的事务和功利拉开一个距离,活得洒脱一些。
16、在大海边,在高山上,在大自然之中,远离人寰,方知一切世俗功利的渺小,包括"文章千秋事"和千秋的名声。
17、浮生若梦,何妨就当它是梦,尽兴地梦它一场?世事如云,何妨就当它是云,从容地观它千变?
18、超脱是悲观和执著两者激烈冲突的结果,又是两者的和解。我心中有悲观,也有执著。我愈执著,就愈悲观,愈悲观,就愈无法执著,陷入了二律背反。我干脆把自己分裂为二,看透那个执著的我是非我,任他去执著。执著没有悲观牵肘,便可放手执著。悲观扬弃执著,也就成了超脱。不仅把财产、权力、名声之类看作身外之物,而且把这个终有一死的"我"也看作身外之物,如此才有真正的超脱。
19、我心中想:这么一想,痛苦也就解除了。接着又想:完美也失去了。
20、我爱躺在夜晚的草地上仰望星宿,但我自己不愿做星宿。
21、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所为就必有所不为,而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区别就在于所为所不为的不同取向。
22、少年人前面的光阴和老年人背后的光阴长度大致相等。但是,少年人往往觉得前面有无限的光阴,老年人却觉得背后的光阴十分有限。
23、在具体的人生中,每一个人对于意义问题的真实答案很可能不是来自他的理论思考,而是来自他的生活实践,具有事实的单纯性。
24、人生的一切矛盾都不可能最终解决,而只是被时间的流水卷走罢了。
25、人生是一场无结果的试验。因为无结果,所以怎样试验都无妨。也因为无结果,所以怎样试验都不踏实。
26、可是,尽管如此,你还是想跳,哪怕明知道另一个更深的陷阱在等着你。最不能忍受的是永远呆在同一个陷阱里。也许,自由就寓于跳的过程中。
27、他们到了四十岁,于是学着孔夫子的口吻谈论起"不惑"之年来。可是,他们连惑也不曾有过,又如何能不惑呢?
28、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时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地面对死亡。
29、我的生活中充满了变故,每一变故都留下了深深的刻痕,而我却依然故我。毋宁说,我愈益是我了。
30、人的禀赋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标准不是看社会上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是否真正感到快乐。
31、尽管世上有过无数片叶子,还会有无数片叶子,尽管一切叶子都终将凋落,我仍然要抽出自己的绿芽。
32、失败者的自尊在于不接受施舍,成功者的自尊在于不以施主自居。
33、唉,人的心,进化的最高产物,世上最复杂的东西,在这小小的绿芽面前,才恢复了片刻的纯净。
34、一棵植物必须在土里扎下根,才能健康地生长。人也是这样,只是在外表上不像植物那么明显,所以很容易被我们忽视。远离土地必定会付出可怕的代价,倘若这种对大自然的麻木不仁延续下去,人类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精神上的退化。在电视机前长大的新一代人,当然读不进荷马和莎士比亚。始终在人造产品的包围下生活,人们便不再懂得欣赏神和半神的创造,这有什么奇怪呢?
35、让我们都安静下来,每个人都向自己身体和心灵的内部倾听,听一听自己的生命在说什么,想一想自己的生命究竟需要什么。
36、对人生的觉悟来自智慧,倘若必待大苦大难然后开悟,慧根也未免太浅。
37、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
38、相反,倘若并不觉得有非做不可的事情,心静如止水,光阴也就停住了。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
39、对于忙,我始终有一种警惕。我确立了两个界限,第一要忙得愉快,只为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忙,第二要忙得有分寸,做多么喜欢的事也不让自己忙昏了头。其实,正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更应该从容,心灵是清明而活泼的,才会把事情做好,也才能享受做事的快乐。
40、人都是平庸一辈子,崇高一瞬间。
41、世上有一样东西,比任何别的东西都更忠诚于你,那就是你的经历,你在经历中的感受和思考。它们仅仅属于你,不能转让给任何别人,而只要你珍惜,也会是你最可靠的财富,无人能够夺走。可是,如果你不珍惜,就会随岁月而流失,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了。
42、读书的收获有两种,一是通过读书知道了自己原来不知道、也没有的东西,这样收获到的叫知识。二是通过读书知道了自己原来已经有但没有意识到的东西,这些是自己感悟到的,但好像一直沉睡着,现在被唤醒激活了,并且因此获得了生长、开花、结果的机会。这样收获到的东西,我称之为智慧。
43、由于我们本来轻视生命的价值,因此,过去是在权利面前生命等于零,现在变成,在金钱面前生命等于零。
44、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有颗童心;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有颗平常心。
45、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所谓真性情,一面是对个性和内在精神价值的看重,另一面是对外在功利的看轻。一个人在衡量任何事物时,看重的是它们在自己生活中的意义,而不是它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实际利益,这样一种生活态度就是真性情。
46、少年人前面的光阴和老年人背后的光阴长度大致是相等的。但是,少年人往往觉得前面有无限光阴,老年人却觉得背后的光阴十分有限。
47、昨天我们越是感觉心心相印,今天的裂痕就越是使我们疼痛,我们的隔膜感就越是尖锐鲜明。
48、至少恋爱一次,最多两次。一次也没有,未免辜负了青春。但真恋爱不容易,超过两次,就有赝品之嫌。
49、关于好女人,我提过两个标准——灵性和弹性,现在仍觉得对。这主要是讲性格,如果这两个特征表现在身体上,也就是性感了。我崇拜的是女性,而不是每一个女人。
50、自我意识强烈的人本能地把世界看作他的自我产物,因此他无论如何不能设想,他的自我有一天会毁灭,而作为自我的产物的世界却将永远存在。
51、一般而言,天才晚年的作品是更空灵、更超脱、更形而上的,那时候他们的灵魂已经抵达天国的门口,人间的好恶和批评与他们无关了。
52、可是,一切精神上的伟人之诞生与本乡何干?他们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们从来就不属于本乡,他们是以全民族或者全人类为自己的舞台的。所以,如果要论光荣,这光荣只属于民族或者人类。这一点对于文明人来说应该是不言而喻的,譬如说,倘若一个法兰克福人以歌德的同乡自炫,他就一定会遭到全体德国人的嘲笑。
53、既然成功属于尘世,完美属于天国,我与完美的距离就更遥远了,但因此毕竟可以梦想。怀着这梦想,我更可以不把成功放在眼里了。
54、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55、有无爱的欲望,能否感受生的乐趣,归根到底是一个内在的生命力的问题。
56、真正的悟者能够从看破红尘获得一种眼光和智慧,使他身在红尘却不被红尘所惑,入世仍保持着超脱的心境。
57、自古多痴情女,薄情郎。但女人未必都是弱者,有的女人是用软弱武装起来的强者。
58、一种精神素质,而挫折则是这种素质的试金石。
59、痴男怨女一旦翻脸,就斥旧情为假,讨回情书"都扯做纸条儿",原来自古已然。
60、他常常用一些小零食去讨好女人,而女人也不过是他生活中的一些小零食罢了。女人比男人更信梦。在女人的生活中,梦占据着不亚于现实的地位。
61、幸福比苦难更有益于精神的健康。
62、但凡被信任和宽容损坏的,猜忌和奢求也决心拯救不了,那就让该毁掉的毁掉吧。
63、如何花钱比方何挣钱更能见出一个人的品位高低。
64、我们心不在焉,百事无心,感到做什么都没意思,并不是疲惫了,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前途。并不是看头了,因为我们有愿望,只是空无对象。
65、我和一个小男孩谈话,说会变魔术,把人变苍蝇。他问能否把他变苍蝇,我说能,他沉思然后问,能否变回来,我说不能,他决定不变。我也一样,想变成任何一种人,体验任何一种生活,包括国王。圣徒、僧侣、强盗,甚至也愿变成苍蝇,但前提是能变回我自己。所以归根到底,我更愿意是我自己。
66、仿佛他眼内的世界,要比眼外的世界深邃得多,幽远得多。
67、什么叫事业?自己的能力在里面得到最好的发展,这个领域就是你的事业。
68、要想读西方哲学,不妨先读罗素的《西方哲学简史》,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你喜欢什么就读什么,这样学习就会有效果。
69、一个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他没有机会向人讲述,他就绝不会感到快乐。人终究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
70、为什么活着?由于生命本身并无目的,这个问题必然会悄悄转化为另一个问题:怎样活着?我们为生命设置的目的,包括上帝,艺术,事业,爱情等等,实际上都只是我们用以度过无目的的生命的手段而已,而生命本身则成了目的。
71、环境越是不自由,内在的自由就越是可贵,越能使个人脱颖而出。
72、要改变应试教育体制,教师作为个人当然无能为力。但是,有一个东西叫良知,即使在这个体制中,你仍然可以有良知,这能让你守住底线。
73、阅读本质上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充满惊喜和愉悦。
【周国平的语录】相关文章:
周国平的语录55句02-08
精选周国平的语录34句01-03
经典周国平的语录38句03-14
经典周国平的语录70句02-22
经典周国平的语录29句02-23
精选周国平的语录64句02-01
经典周国平的语录47条10-30
经典周国平的语录33句10-27
精选周国平的语录37句05-30
精选周国平的语录92条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