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23年精选静思的语录锦集99条
菩萨有隐恶扬善的美德,凡夫有妒贤嫉能的心理。下面是关于静思的语录99条,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1、人因自觉而成长,因自满而堕落。
2、犯了错应及时起忏悔心,才能清净无烦恼。
3、不要把阴影覆在心里,要散发光和热,生命才有意义。
4、人大多数有名利之心,与人争、与事争。如能与人无争则人安,与事无争则事安;人事皆无争,则世界亦安。
5、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
6、最好的境界是没有任何境界。
7、鸽恶铃而高飞,不知敛翼而铃自息;人恶影而疾走,不知处阴而影自灭。歇即是菩提,悟即自在。
8、戒是明眼人为盲人设护障,免坠崖谷。
9、收获必先耕耘、成功须靠努力,付出才能获得,贡献才受尊重。
10、不得因他说,弃舍于亲友,若闻他语时,当须善观察。切莫听片面之词,智者善护其心。善察是非正邪,不受迷惑。
11、那些令你厌恶的人是在帮助你,帮助你了解自己,让你发觉你的阴暗面。
12、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取决与他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独立于这个世界。
13、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14、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忍耐。
15、真正的快乐,不是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16、要批评别人时,要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17、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18、别人骂我不谅解我,我反而要感谢他们给我修行的境界。
19、内能自谦是功,外能礼让是德。
20、人如果没有得的心理,就不会有失的烦恼。
21、父母是堂上活菩萨,是真正能接受扶养,能让我造福灵感的活佛。
22、物质往下比,精神、品德、智慧往上比。
23、命要自己用坚定的愿心和恒心去转化。
24、心地空时,宇宙虚空都可容纳,心地满时,容不了一滴水,一粒砂。
25、静思语录:开口伤神气,舌动惹是非。
26、草的坚强来自于它的无限谦卑、忍耐与柔软,以及永不休止的生长与抗争。
27、圣人与凡夫的境界,最大的差异在于圣人可以自我掌握时空。
28、大错误容易反省,小习气不易除掉。
29、多为自己祝福就是往好处想,逆境即是增上缘。
30、对别人不要计较,对自己要好好检讨。
31、我们最强的对手不一定是别人,而可能是我们自己。
32、聪明不一定具备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聪明,聪明只是一种计量利弊得失的能力,贪婪诡诈也是聪明的象征。
33、做个手心向下的人,不要做手心向上的人。
34、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向自己想。
35、生命如蜡烛,虽然点燃后生命不断减损,但点燃自己才能照亮别人,生命也才有意义。
36、克尽做人的本分,在工作中得到快乐喜悦,就是最踏实,最幸福的人生。
37、修养是从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累积而成。
38、弱者等待时机,强者创造时机。
39、理直气和,得理要饶人。
40、说人是非,伤人伤己,好话要多说,是非不要提;心若正,则行必端。
41、有人就有是非,要将是非当教育,凡事善解。
42、对社会与其担心,不如化作信心,更要付出一份爱心。
43、人不能忘形,更不能丧志,宁愿被毁灭,不愿被击败。
44、职业易生比较心,事业易生功利心,而志业是启发人人本具的爱心、良知,使人无所求的付出。
45、与其担心,不如化做耐心,加上信心,方可成就。
46、遗失现在,就会后悔过去。
47、心安茅屋稳,心定菜根香。
48、人生为人群付出多少,就得多少踏实感。
49、不要把能说话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上。
50、什么人都可以原谅,唯有不诚实的人不可原谅。
51、佛教徒不怕做事,而且能积极投入人间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心灵不被环境所转,能勇敢突破万难,难行能行;做到别人不能忍而我能忍,别人不能捨而我能捨的地步,这才是「藉事练心」。
52、一个人如果没有脚只是一个人不便,要是有双脚却不走正,那不知会害了多少人?毁了多少家庭?
53、人应该走正路。如果正路不走,尽是走歹路,这种人比没有脚的人还妻惨。
54、心中无形的风灾是无明,无形的刀剑是嫉妒心,无形的鬼魅是疑心生暗鬼,无形的心狱是指入邪道法。这些无形的心贼会灭除人之善根,毁尽修行之功德林。
55、如果人人都能「事忙而心閒」,并尽一已之力,投注於人群幸福之道,而且忙时不失道心,閒时不迷本性,就能达到人生快乐的境地。
56、佛陀常教导我们:要安分守己,守住清净无為的心,让心时时寂静。心静自然人安分,人安分就能过著和乐的日子。
57、人心比武器还厉害!因為武器由人心所创造,不管将它用於好或坏的地方,都起源於一颗心。
58、物质富有、地位崇高,都是空虚的架构;真正的富有是心的富有——富有爱、富有慈悲。真正的动力是心力;拥有这分爱心动力作基础,还有什麼不能改革、不能引导的呢?
59、佛陀一再教诫我们:要好好调节自心,把瞋恨、怨嫌之心转化為爱心、宽心,时时刻刻宽恕别人,发挥爱念。
60、把贪念转為满足,把满足化作慈悲;如此,不但能自我满足,还可发挥「用慈施悲」的爱心。
61、时时以清净解脱的爱心,秉承过去生所播下的远因,成就现在的近缘,更扩展长情於未来。
62、移民好比将一棵土生土长、枝椏正茂盛的树木移植他处,除了得适应新的水土外,还必须面对新的节气时序;而且能否如在故土般成长茁壮,仍是个未知数!
63、人若能发挥功能,才是「人生」;若没有发挥功能,就是「眾生」。「眾生」才需要「佛」救济,「人生」就能自救救人。
64、诚是发自内心、自动自发的精神。若有这分自动自发的精神,人生再辛劳都不会觉得苦。
65、人生在世,不能无所事事、懵懵懂懂而虚度一生,应发挥我们的良知良能,以佛菩萨的精神造福人群。
66、天下事,光靠一个人做不成。人生在世,必须依靠别人才能生存。比如穿的衣服,我们是否自己能做呢?即使能,也需要布啊!自己会织布吗?纵使会,原料的来源自己可以生產吗?……总而言之,一条纱、一条线都是来自众生;所以,我们要时时抱持感恩心和惜福心,因為一切都得之不易啊!
67、不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用甜蜜的口舌迷惑他人,以免到头来落得伤身败德,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68、人时时刻刻都处在无常的流动中,也经常处在无明的风雨交加中;唯有时时自我警惕,才能安度人生之险境。
69、美满的人生,不在物质、权势、名利及地位,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情谊。
70、时时刻刻注意自己所说话,每一句话都要深思熟虑,是否合情、合理、合法?是否利益众生,开导人心,使人开解烦恼?
71、同参,是同修间彼此相互切磋、去除习气,唯存清净佛心的意思。
72、学佛是为众生而学佛,做人是为工作而做人。
73、勿轻言挫折感、无力感。纵然困难如石,也要钻过去;更何况有时所谓的困难,可能只是如纸之薄。
74、面对业力不要埋怨,要用宽谅和乐的心来代替埋怨。
75、怎样才能消业、消灾?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欢喜接受所面临的一切,过一分鐘即消一分灾。凡事都得靠自己,福要自己造,业要自己了,而非求佛消灾解厄。
76、一个人在世间做了多少事,就等於寿命有多长。因此必须与时间竞争,切莫使时日空过。
77、人间寿命因為短暂,才更显得珍贵。难得来一趟人间,应问是否为人间发挥了自己的良能,而不要一味求长寿。
78、生命只有数十年,慧命却永远不灭。每个人都有代代传承的子孙,要留下美的回忆与爱教育给怹们,这就是史蹟的慧命常存。
79、发愿——必须发利益眾生的大愿,并且随时随地身体力行。
80、要突破小范围的爱,将爱心普及一切众生,视众生的苦痛如自己的苦痛,这才是佛教所倡导的爱。
81、爱本来就无穷无尽,扩大可以利益天下,增长慧命;缩小则成自私自利,增长恶业。
82、臺湾的离婚率不断逐年攀升,衍生不少社会问题。希望人人都能先由自身建立正常的家庭伦理,再去影响其他的家庭。
83、一切的修行法门,如坐禪、念佛等,都是為了收摄心念。修行,主要是多改掉一分假我,多增加一分真我。
84、勿以小嫌疏至亲,勿以新怨忘旧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85、很多人都在做的事不一定对,当萤火虫都去扑火的时候,您也去吗?
86、天上最美是星星,人间最美是真情。
87、爱不是要求对方,而是要自身的付出。
88、用智慧探讨人生真义,用毅力安排人生时间。
89、与其能辩,不如能忍。
90、真正的圣人,既强又柔。他的强是柔中事刚,刚中带柔;柔能调服众生,刚能坚强已志。
91、天上最美是星星,人声最美是温情。
92、大地的儿女,却将餐桌变成一个祭坛,在刀叉匙筷间,咀嚼他们的贪婪、残忍和仇怨。
93、有人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说苦是因为他不能堪忍!愈是不能堪忍的人,愈是痛苦。
94、有健全的家庭,才有好的社会,有好的社会才能有好的国家。
95、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不要心存等待,等待会事久落空。
96、虚空有书,我愿无穷,发愿容易行愿难。
97、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坏事能多我一人。
98、有愿放在心,没有身体力行,正如耕田不播种,皆是空过因缘。
99、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