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分句子网>语录>经典语录>周国平的语录

周国平的语录

时间:2023-11-27 18:27:25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周国平的语录大汇总85句

  人心中应该有一些有分量的东西,使人沉重的往事是不会流失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周国平的语录85句,希望大家喜欢。

周国平的语录大汇总85句

1、所以,一个不把自己的理想、思考、感悟体现为某种社会价值的人,无论他内心多么真诚,也不能说他有事业。

2、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

3、情当然有真假之别。但是,真情也可能变化。懂得感情的人珍惜以往一切爱的经历。

4、幽默是受伤的心灵发出的健康机智宽容的微笑,有超脱才有幽默。最深刻的幽默是一颗受了致命伤的心灵发出的微笑。

5、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

6、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是一个生命,也终归是一个生命。这是一个多么简单的道理,却很容易被我们忘记。我们在社会上生活,为获取财富、权力、地位、名声等等而奋斗,久而久之,往往把这些东西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了,甚至当成了人生主要的乃至唯一的目标,为之耗尽了全部精力。

7、繁忙中清静的片刻是一种享受,而闲散中紧张创作的片刻则简直是一种幸福了。

8、在真实的爱中必定包含痛苦。脆弱往往是由太依赖别人造成的。

9、在人类一切事业中,情感都是原动力,而理智则有时是制动器,有时是执行者。或者说,情感提供原材料,理智则做出取舍,进行加工。世上决不存在单凭理智就能够成就的事业。

10、人生中一切美好的时刻,我们都无法留住。人人都生活在流变中,人人的生活都是流变。那么,一个人的生活是否精彩,就并不在于他留住了多少珍宝,而在于他有过多少想留而留不住的美好的时刻,正是这些时刻组成了他的生活中的流动的盛宴。留不住当然是悲哀,从来没有想留住的珍宝却是更大的悲哀。

11、死亡是神秘的黑夜,生命如同黑夜里一朵小小的烛光。它燃烧,照耀,突然被一阵风吹灭;或者,逐渐暗淡,终于慢慢地熄灭。

12、也许,在天国里没有黑夜,只有光明,所有的烛光其实并未熄灭,只是回到了那永恒的光明中?

13、生命有限,我害怕把精力投错了地方,致使不再来得及做成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我本来就不是一个爱热闹的人,今后会更加远离一切热闹,包括媒体的热闹和学界的热闹(我把后者看做前者的一个类别),在安静中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至少把自己真正想做什么的问题想明白。其实,真想明白了,哪有做不成之理呢?

14、你的身体尽可以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尽可以在红尘中起伏,关键在于你的精神中一定要有一个宁静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你就能够成为你的奔波的身体和起伏的心情的主人了。

15、人们常常误认为,那些热心于社交的人是一些慷慨之士。泰戈尔说得好,他们只是在挥霍,不是在奉献,而挥霍者往往缺乏真正的慷慨。

16、与人相处,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轻松,在轻松中又感到真实的教益,我敢断定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类,哪怕你们从事着截然不同的职业。

17、一个人的爱情经历并不限于与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异性之间的恩恩怨怨,而且也是对于整个异性世界的总体感受。

18、其实,对于人性的这个特点,人们已经谈论得很多,而且往往把它看做弱点。的确,人这样地重难轻易、舍近求远,是不是太傻了?如果人更珍惜现在已经拥有的东西,更专注于眼下的享受,岂不能够生活得更加平静而快乐?

19、如果根本的正义感受到触犯,他战斗起来必是义无反顾的。

20、我知道一些负有大使命感的人是很重视"世纪末"的,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在旧的世纪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对新的世纪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总之新旧世纪都不能缺少他们,因此他们理应在世纪之交高瞻远瞩,点拨苍生。可是,我深知自己的渺小,对任何一个世纪都是可有可无的。

21、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

22、也许,只有当我们扮演某个角色露出破绽时,我们才得以一窥自己的真实面目。

23、在不能说真话时,宁愿不说话,也不要说假话。

24、必须说假话的场合是极其稀少的。

25、不能说真话而说真话,蠢。不必说假话而说假话,也蠢。

26、基于这一认识,我相信,不论时代怎样,一个人都可以获得精神生长的必要资源,因为只要你的心灵土壤足够肥沃,那些神圣和伟大的种子对于你就始终是存在着的。所以,如果你自己随波逐流,你就不要怨怪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了吧。如果你自己见利忘义,你就不要怨怪这是一个道德沦丧的时代了吧。如果你自己志大才疏,你就不要怨怪这是一个精神平庸的时代了吧。如果你的心灵一片荒芜,寸草不长,你就不要怨怪害鸟啄走了你的种子,毒日烤焦了你的幼苗了吧。

27、人在年轻时会给自己规定许多目标,安排许多任务,入世是基本的倾向。中年以后,就应该多少有一点出世的心态了。所谓出世,并非纯然消极,而是与世间的事务和功利拉开一个距离,活得洒脱一些。

28、在极其无聊的时候,有时我会突然想到造物主的无聊。是的,他一定是在最无聊而实在忍受不下去的时候,才造出人来的。人是他的一个恶作剧,造出来替他自己解闷儿。他无休无止地活在一个无始无终的世界上,当然会无聊,当然需要解闷儿。假如我有造物主的本领,当我无聊时说不定也会造一些小生灵给自己玩玩。

29、人是一种讲究实际的植物,他忙着给自己浇水、施肥、结果实,但常常忘记了开花。

30、为什么活着?由于生命本身并无目的,这个问题必然会悄悄地转化为另一个问题:怎样活着?我们为生命设置的目的,包括上帝、艺术、事业、爱情等等,实际上都只是我们用以度过无目的的生命的手段而已,而生命本身则成了目的。

31、在具体的人生中,每一个人对于意义问题的真实答案很可能不是来自他的理论思考,而是来自他的生活实践,具有事实的单纯性。

32、所以,人应该具备两个觉悟:一是勇于从零开始,二是坦然于未完成。

33、一天是很短的。早晨的计划,晚上发现只完成很小一部分。一生也是很短的。年轻时的心愿,年老时发现只实现很小一部分。

34、早晨我说:一天很长,人能遍游整个宇宙。夜晚我说:一天很短,人不能穷尽一个原子。

35、航海者根据天上的星座来辨别和确定航向。他永远不会知道那些星座的成分和构造,可是,如果他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就会迷失方向,不能解决具体的航行任务。

36、另一方面,对于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

37、我并非存心刻薄,而是想从中引出一个很实在的结论:当你遭受巨大痛苦时,你要自爱,懂得自己忍受,尽量不用你的痛苦去搅扰别人。

38、一位现代生态学家说:人类是作为绿色植物的客人生活在地球上的。若把这个说法加以扩展,我们便可以说,人是地球的客人。作为客人,我们在享受主人的款待时倒也不必羞愧,但同时我们应当懂得尊重和感谢主人。做一个有教养的客人,这可能是人对待自然的最恰当的态度吧。

39、现代人只能从一杯新茶中品味春天的田野。

40、从生命的观点看,现代人的生活有两个弊病。一方面,文明为我们创造了越来越优裕的物质条件,远超出维持生命之所需,那超出的部分固然提供了享受,但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得复杂,离生命在自然界的本来状态越来越远。另一方面,优裕的物质条件也使我们容易沉湎于安逸,丧失面对巨大危险的勇气和坚强,在精神上变得平庸。我们的生命远离两个方向上的极限状态,向下没有承受匮乏的忍耐力,向上没有挑战危险的爆发力,躲在舒适安全的中间地带,其感觉日趋麻木。

41、假、恶、丑从何而来?人为何会虚伪、凶恶、丑陋?我只找到一个答案:因为贪欲。人为何会有贪欲?佛教对此有一个很正确的解答:因为"无明"。通俗地说,就是没有智慧,对人生缺乏透彻的认识。所以,真正决定道德素养的是人生智慧,而非意识形态。把道德沦丧的原因归结为意识形态的失控,试图通过强化意识形态来整饬世风人心,这种做法至少是肤浅的。

42、知识是工具,无所谓善恶。知识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美德与知识的关系不大。美德的真正源泉是智慧,即一种开阔的人生觉悟。德行如果不是从智慧流出,而是单凭修养造就,便至少是盲目的,很可能还是功利的和伪善的。

43、对人生的觉悟来自智慧,倘若必待大苦大难然后开悟,慧根也未免太浅。

44、在海边,有人弄潮,有人嬉水,有人拾贝壳,有人聚在一起高谈阔论,而我不妨找一个安静的角落独自坐着。是的,一个角落——在无边无际的大海边,哪里找不到这样一个角落呢——但我看到的却是整个大海,也许比那些热闹地聚玩的人看得更加完整。

45、凡心灵空间的被占据,往往是出于逼迫。如果说穷人和悲惨的人是受了贫穷和苦难的逼迫,那么,忙人则是受了名利和责任的逼迫。名利也是一种贫穷,欲壑难填的痛苦同样具有匮乏的特征,而名利场上的角逐同样充满生存斗争式的焦虑。所以,一个忙人很可能是一个心灵上的穷人和悲惨的人。

46、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

47、我一向认为,只要相爱,无论结不结婚都是好的。我不认为婚姻能够保证爱情的稳固。一个爱情的生命取决于它自身的质量和活力,事实上与婚姻无关。既然如此,就不必刻意追求形式了。

48、人生永远既是道路,又是家。我现在的想法是,这两方面的意识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只是道路,就活得太累。只是家,就活得太盲目。我们必须把人生当做家,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休息。我们也必须知道人生是道路,让自己的心灵有超越的追求。

49、生活有时甜蜜,有时艰辛,每一个当下取舍权衡,尽量遵从内心。这个过程中能够坚持手记笑笑成长,是最幸福事情。不过科技带来难以抵御的懈惰,从孕期记在纸质本,后来写博客长文,现在微博短言概之,期间丢掉多少细节和感慨,想想也是时代双刃剑所致。

50、真爱孩子的做法:一、舍得陪孩子共度欢乐时光;二、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三、重点培育孩子的人生智慧和独立意识。

51、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适宜的位置,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一个位置对于他是否最适宜,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是否感到快乐。

52、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爱智慧甚于爱一切,包括甚于爱生命。

53、正经不是严肃,就像教条不是真理一样。

54、由此可见,无聊生于目的与过程的分离,乃是一种对过程疏远和隔膜的心境。

55、自我意识强烈的人本能地把世界看作他的自我产物,因此他无论如何不能设想,他的自我有一天会毁灭,而作为自我的产物的世界却将永远存在。

56、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

57、一切高贵的情感都羞于表白,一切深刻的体验都拙于言辞。大悲者会以笑虐弄命运,以欢容掩饰哀伤。丑角也许比英雄更知人生的心酸。

58、爱情常常把人抽空,留下一具空躯壳,然后扬长而去。所以,聪明人始终对爱情有戒心,三思而后行,甚至于干脆不行。

59、人及其产品把我和自然隔离开来了,这是一种寂寞。千古如斯的自然把我和历史隔离开来了,这是又一种寂寞。前者是生命本身的寂寞,后者是野心的寂寞。那种两相权衡终于承受不了前一种寂寞的人,最后会选择归隐。现代人对两种寂寞都体味甚浅又都急于逃避,旅游业因之兴旺。

60、天赋高的人有一种几乎与生俱来的贵族心理,看不起芸芸众生,他对群众的宽容态度是阅历和思考的产物。

61、盖棺论定也许适用于二、三流的思想家,可是对于天才并不适用。天才犹如自然,本身包含着巨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为世世代代的争论留下了广阔的余地。有哪一个独创性的思想家,不是在生前死后戏剧性地经历着被误解、被"发现"、又被误解、又被重新"发现"的过程呢?

62、庸才比天才耐久。庸才是精神作坊里的工匠,只要体力许可,总能不断地制作。创造的天才一旦枯竭,就彻底完了。他没有一点慰藉,在自己眼里成了废物。他也的确是一个废物了。

63、天才的可靠标志不是成功,而是成功之后的厌倦。

64、凡缪斯,必永远漂泊。唯有法利赛人才有安居乐业的福气。

65、既然成功属于尘世,完美属于天国,我与完美的距离就更遥远了,但因此毕竟可以梦想。怀着这梦想,我更可以不把成功放在眼里了。

66、在精神领域的追求中,不必说世俗的成功,社会和历史所承认的成功,即便是精神追求本身的成功,也不是主要的目标。在这里,目标即寓于过程之中,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本身成了生存方式,这种追求愈执著,就愈是超越于所谓成败。一个默默无闻的贤哲也许更是贤哲,一个身败名裂的圣徒也许更是圣徒。

67、在爱情上得陇望蜀的人的确不是爱情信徒,而往往是些风月领袖。

68、目光如水,但比水更清彻透明;目光如海,但比海更宽广无极。仿佛他眼内的世界,要比眼外的世界深邃得多,幽远得多。

69、不管世界多么热闹,热闹永远只占据世界的一小部分,热闹之外的世界无边无际,那里有着我的位置,一个安静的位置。

70、利益常借信仰之名交战。

71、慧根也未免太浅。我真正要留意的是在苦难中自卫。

72、由此可见,无聊生于目标与进程的分别,乃是一种对过程疏远和隔阂的心境。

73、一万部小说也不能填补《红楼梦》的残缺。

74、仿佛他眼内的世界,要比眼外的世界深邃得多,幽远得多。

75、智慧不是知识,不是博学。在博学的人,他所拥有的也只是对于有限和暂时事物的知识,而智慧确是要把握无限和永恒。由于人本身的局限,这个目标永远不可能真正达到。

76、我甚至相信,人最接近上帝的时刻不是在上帝向人显示奇迹的时候,而是在人认识到世上并无奇迹却仍然对世界的美丽感到惊奇的时候。

77、我们为什么会渴望爱?我们心中为什么会有爱?我的回答是:因为我们都是孤儿。

78、未经失恋,不懂爱情;未经失意,不懂人生。

79、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80、灵魂是什么?很可能是原始而又永恒的生命在某一个人身上获得了自我意识和精神表达。因此,一个有灵魂的人绝不会只爱自己的生命,他必定能体悟众生一体、万有同源的真理。

81、凡是有良好的哲学悟性的人,必定有过对死亡的隐秘体验和痛苦觉悟。

82、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83、我们拥有的惟一时间是现在。拥有了现在,我们也就拥有了过去和未来。

84、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是最近的,也是最远的。孤独者必不合时宜。然而,一切都可以成为时髦,包括孤独。

85、互相依存的,生命本能若无精神的目标是盲目的,精神追求若无本能的发动是空洞的。它们的关系犹如土壤和阳光,一株植物惟有既扎根于肥沃的土壤,又沐浴着充足的阳光,才能茁壮地生长。

【周国平的语录】相关文章:

精选周国平的语录34句08-15

精选周国平的语录29句10-14

周国平语录30句08-06

经典周国平的语录47条10-30

经典周国平的语录33句10-27

精选周国平的语录44条07-21

经典周国平的语录93条07-17

周国平的语录55句08-27

关于周国平语录(精选40句)09-28

通用周国平的语录58句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