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分句子网>语录>经典语录>学诚法师的语录45条

学诚法师的语录45条

时间:2024-01-07 16:55:13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4年学诚法师的语录45条

  我们内心面对外在事物所起的反应,是由我们过去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决定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诚法师的语录45条,一起来看一下吧。

2024年学诚法师的语录45条

1、生活幸福的人,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

2、爱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只要有爱就会痛苦。

3、不管一个人是孩子、是父母、是老板、是员工、是男是女、是贫是富,在这些身份以外,他都是一个人,一个希望快乐、不想要痛苦的人。

4、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人,是对演员身份的超越。

5、超越外在身份的限制,不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仅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会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事实真相,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了解别人。

6、一般的做法就是追求,向外在拼命地追求,希望得到物质,希望改变别人,希望事事顺自己的心,希望每个人都对自己好。

7、我们不能确认未来什么时候发生地震,什么时候得上绝症,甚至不知道下一个拐角我们会遇见谁,下一分钟我们的心脏会不会忽然间休息。

8、我们的内心是可以自己改变的,改变内心的一个判断方式。

9、身体有"失坏",青春不再,身体日渐衰老,健康每况愈下。

10、"爱"产生——追求"爱"——得到"爱"——失去"爱",然后发起新一轮的对"爱"的追逐,最终又失去"爱",生活就是这种公式的不断重复。

11、如果谁说他现在苦,那肯定是他"爱"上了某样东西。

12、欲望淡泊的人比较快乐,不必家藏万卷丹青,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13、利他心强的人比较快乐,爱与不爱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判别出来的。

14、只有及时地报答有恩于我们的人,才能让自己与对方得到真正的快乐。

15、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母亲,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对我们那么的友善、那么的慈爱、那么的细心呵护。

16、活在当下,生命才有力量跳出轮回。

17、不快乐的人也不要气馁,佛教讲悟性,当你觉察到自己不快乐,并决定改变的一刻,快乐就已经降临。

18、念头制造的产品包括我们当下的苦乐感受、说的话、做的事、身体的反应,以及记忆。

19、当人整个身心都陷入攻击状态时,他还有何快乐可言?他的语言、行为都是伤害性的,给对方带来难以忍受的心灵痛苦,让对方失望、怨恨、伤心、难过,决心再也不和这种人交往了。

20、愤怒、仇恨对人体内的神经组织、内脏细胞也会造成严重损害。

21、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一切都会被记忆。

22、有爱就有苦,苦从爱生。

23、求取所爱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苦。

24、在生活的压力下,内心渴望顺境却遭受沉重打击的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

25、佛教徒持守戒律,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内心的力量,开发内在的智慧。

26、妄想、执著就是人的烦恼,换句话说,就是各种不良情绪。

27、内心平静,才容易专注,同时思维清晰,能够快速把握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信息。

28、痛苦的根源就是我们的执著,因为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外在的东西并不随着我们的意愿而保持不变,当变化出现,不遂我们的意,就产生了痛苦。

29、服务他人就是服务自己,利益他人就是利益自己。

30、宁静看似平淡,却不可或缺,如同家常便饭虽然滋味一般,却可以保证身体的营养和能量,不让人挨饿。

31、如果人能够平心静气地思考问题,就会降低误判的风险,消除很多误解和矛盾。

32、为学需有宗旨,出发点的不同决定了内容和方向的不同。

33、所谓"士人",是能用自己的学问服务一方父老乡亲,立起道德和心灵标杆的人。

34、一个菩萨,也就是学大乘佛法的人,万事万物,人类的一切学问,都是他持戒的对象。

35、持戒让一个人从举止到内心都安详、稳重,透出一种慈善、清和的光辉,私心杂念少了,就容易专注,也就是"定学"。

36、佛教讲的智慧是让人解脱自在,不为外物所奴役,也不被知识所捆绑。

37、学佛明白宇宙万相无非缘聚缘散,亦无非众生的心生心灭,无非是历练我们,保持内心的慈悲与平等,在佛陀的智慧觉照里,是一片清净光明。

38、千百年来,先辈们总是把他们最珍贵的人生体悟教给后辈,那里面记录了一段又一段的心路历程,通向一个又一个超越的生命境界。

39、梦想往往被认为是年轻人的专利,但也不尽然。梦想是不分老少的,它属于每个渴望创造精彩人生的人。

40、人在年轻时,有着健康的体魄与充沛的精力,但思想尚未成熟,经验有待积累。到了老年,思想完全成熟了,经验充分积累了,可体魄和精力却逐渐衰退了。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遗憾在所难免。

41、任何想法在刚刚诞生、尚未付诸于现实的时候,都是一个梦。

42、梦想就变成了理想,也就是一套能够付诸实践的具体思路,只要坚持做下去,就有成功的希望。

43、佛教重视伦理,着眼于人伦互动的过程对人心性的培养、智慧的启迪。人伦关系是修行的道场、生命教育的学校,其目的是成就心灵的圆满、博大、清净、光明,而非面子上的和谐。

44、我们的很多理想,可能都是虚幻的,今天这么想,明天那么想。

45、一个人非常容易去否定、排斥生命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