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24年精选静思的语录合集46条
除了对人与事必须信实外,讲经说法也要合情合理,不可谈神通怪力、耸重人心的言论;如此,才能提高正信的智识水准,引导众走善道。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静思的语录46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能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2、是非当教育,赞美作警惕;嫌弃当反省,错误作经验——任何批评,都是宝贵的一课。
3、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4、不要总是要求别人给我什麽,要想我能为别人做什麽。
5、生长于高岩之孤兰,仍能散发稀有之馥郁香气。
6、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7、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8、难行能行,难捨能捨,难為能為,才能昇华自我的人格。
9、修行要系缘修心,藉事练心,随处养心。
10、发脾气是短暂的发疯。
11、真正的快乐,不是因他拥有得多,而是因为他计较得少。
12、不要把能行善的身体,用在吃喝玩乐上,应该身行好事。
13、热心易发,恒心难持,光说不练,则无法体悟真理。
14、命要自己用坚定的愿心和恒心去转化。
15、心地空时,宇宙虚空都可容纳,心地满时,容不了一滴水,一粒砂。
16、内能自谦缩小自己,外能忍让成就别人。
17、说话要谨慎、委婉,面对知音,不必说就懂;不是知音,说得再露骨也没用。
18、心若开,运就通,运通福就来。
19、说错了话,挡了自己又踢到别人。
20、只有心静,才会气定。只有气定,方能神闲。
21、遇到困境,一定要用更大的斗志面对,惟有勇敢迎敌,才有机会致胜。
22、付出爱心后要懂得感恩,懂得缩小自己。
23、爱不是要求对方,而是要由自身的付出,无条件的奉献,做到事事圆满。
24、有哲理的静思语录:多一次原谅别人就多一次福,把量放大福就大。
25、佛教徒不怕做事,而且能积极投入人间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心灵不被环境所转,能勇敢突破万难,难行能行;做到别人不能忍而我能忍,别人不能捨而我能捨的地步,这才是「藉事练心」。
26、身躯乃「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既為物质的组合,坏灭(病死)是正常的现象。然而肉体可能是单薄虚弱的,精神却可以强壮康健。
27、知道反省过去,才是正确的人生若只是随著日子消逝而纸醉金迷,就叫做「颠倒眾生」。
28、吃饱饭没事做的人,固然不快乐;忙著应酬、打麻将、观光旅游,一副无所事事忙的人,在饱乐之余的疲倦与空虚,又何尝称得上快乐?
29、一个人的修养如何衡量?应是在诚于内,而形之于外。待人接物、言谈举止……一切行动都充分表现内在的修养。
30、戒是不起心动念,守住本分,戒掉一切名闻利养的贪念;定是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守持志节、临危不乱;慧是能运心转境,于平静中突破重重困难。
31、听法后,能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谓之受法。
32、年轻佛子常耽于文字般若中,若能将所学的文字应用于实相般若,以声音唿出千眼,以行动引出千手,事理圆融,方是学佛的真谛。
33、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缩小自己。
34、人常在什么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时候,却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
35、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36、所谓职业,是為生活而工作,是被动的办事;办公时间按一般上下班打卡,能不迟到早退,公务就算完成。而志业则是没有上班时间,更没有下班时刻,虽然不需打卡,却是分秒善尽义务,一切都出于自愿。
37、做好事总是要腾出时间,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应尽的义务。
38、发愿——必须发利益眾生的大愿,并且随时随地身体力行。
39、菩萨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萨能做事、能说话、能吃饭,能寻声救苦随处现身。
40、人生的价值在于功能而不是形象,形象没有价值。
41、人们往往就是太执着,而有分别心。是你、是我,划分得清清楚楚,以致对自己所爱的拼命去争、去求、去嫉妒,因为心胸狭窄,所以处处都是障碍。
42、不学习人,宛如老牛,肉虽多,却没有智慧。
43、身心不健康的人,是社会一种负担。
44、如果有人告诉你:‘据说……'’据说‘两字,就有一半不是事实。
45、人生无常,人命只在呼吸间,一秒间过不了关生命就结束了,所以要好好把握每一分、每一秒。生命无常,慧命永存;爱心无涯,精神常在。
46、真的没有人束缚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