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分句子网>语录>经典语录>禅意的语录摘录79条

禅意的语录摘录79条

时间:2023-12-25 08:58:32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23年禅意的语录摘录79条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应是增长自己的善心和善行,断除恶心和坏习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禅意的语录79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禅意的语录摘录79条

1、慈悲的心念是福德的大海,包容的心量是智慧的源泉,感恩的情怀是和谐的甘露,欢乐的微笑是幸福的阳光。新年佳节,敬祝您欢喜自在,如意吉祥!

2、修行必到行起解绝,方有实益。

3、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1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4、教之以礼,育之以德;传之以道,导之以正。

5、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件好事可以看出一个人心灵的高尚纯洁。小事是大事的基础,轻视一滴水如同轻视浩瀚的海洋;轻视一棵树,如同轻视茂密的森林;轻视一砖一瓦,如同轻视高楼大厦;轻视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怎能成就伟业?所以,智慧的处世之道,由去小恶、行小善开始,从善的一路"渐盈大器"。

6、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日新月异,可我们的内心却没有因此而更强大,反而像构筑在沙丘上的楼阁,日渐脆弱,风雨飘摇。我们的房价和经济发展一样,与日俱增,而住在豪华别墅里的人和住在十平米小陋室的人相比,他们所能感受的幸福却正好相反。越是富有,越对幸福麻木不仁,他们在人前光鲜亮丽,但在人后,再豪华的服饰都无法掩盖内心贫乏的虚空。

7、阿鼻依正,全处极圣之自心;毗卢身土,不逾下凡之一念。

8、道路曲折坎坷并不是通向目标的最大障碍.一个人的心志才是成败的关键。只要心中的灯火不曾熄灭.即使道路再崎岖难行,那片光明也会引路,令你如愿而归l如果找到了心灵的方向,你可要牢牢守住.怎样都不要放弃。

9、生活在某一个盒子里,未必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但不把我们的精神锁在盒子里,却可以由我们自己做主!

10、人生不被任何事左右,来去自如、神清气爽,何愁不从容。生活是一串干干净净的念珠,本无烦恼忧愁,是我们自己将无数的烦恼寄托在念珠之上,而在生活中行进就好比转动烦恼的念珠,转过去一个,烦恼便消失一个,转回来一个,烦恼便又再来一个。懂得跳脱虚无的烦恼,就能于自在中轻松捻动佛珠,顺畅前行,捕获快乐。

11、在生活的点滴里,将一切的起心动念,若能种下善念,我们最终的收获是幸福的,这便体现出"自己是自己的怙主"的真理,这就是良性循环的力量;在生活的点滴里,将一切的起心动念,若是种下恶念,我们最终的收获是痛苦的,这更加体现出"自己是自己的敌人"的悲惨结局,这就是恶性循环的结果。

12、佛教主张因果和轮回,所以真正的修行者并不否认因果法则,但亦不会拘泥于因果的形式。佛教是灵活的,变通的。我们的生活亦应如此,真实的自我是超乎肯定和否定的,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

13、着相而求,咫尺也成天涯。心性本自圆成,却时时攀缘过去、未来,并 于当下起分别、执着,显好坏、生爱恶,于是烦恼丛生。金刚般若经言,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且于不可得处,悟达心 性圆成。

14、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在实现自我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会遇到 各种逆境,我们要能够"千里云海漫漫路,虔心不移志如磐"。

15、若时光允许,就让我用花的从容陪你细水长流,用禅意的修行,与你姹紫嫣红看遍。让无悔的眷恋在花香盈满间盛放百年,让柔情缱绻每一个回首的瞬间,用花香覆盖沧桑,用安然放逐纷乱。有些深情,有些厚谊,即使被红尘染尽沧桑,有过一份绚烂的曾经,何尝不是一种幸福。花虽落,暗香依旧,不刻意的提起,也不会忘记,偶尔的念起,心中便是暖暖的。守一份淡泊,浅笑安然,静默于花开花谢的沉香里。

16、禅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宽度和量度都是禅的智慧。心宽,放下一切自我执著而引发的烦恼;量大,用包容的心去容下他人的一切,才能获得真正的洒脱,做到真正的慈悲,获得真正的智慧。

17、人生的精彩,来自淡泊。淡中交耐久,静里寿延长;扫弃焚香可见清 福,养花种竹必自安乐;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可安居;知事少时烦 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得点闲眠真可乐,吃些淡味自无忧;淡饭尽堪充 一饱,锦衣那得几千年;守本分而安岁月,凭天性以度春秋。淡泊之人, 不只是雅人,更是高人。

18、自古以来,仕途多变,正所谓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丢掉 乌纱帽,甚至丢掉性命。如果把名利看得太重,整日提心吊胆,这样的人 生是毫无乐趣可言的。在今天,同样如此。只有淡化利欲之心,才能积极 人世,超然出世。

19、能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不在法上,而在听法人的心上。

20、吾从成佛以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着。

21、以爱自我管理,用爱关怀他人。

22、以自心应真是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皆佛,无心外国,无心外佛。

23、住持之要,当取其远大者,掠其近小者。事固未决,宜咨询于老成之人,尚疑矣,更扣问于识者。

24、佛说:不可执著,修行最大的功夫就是"转",不执著烦恼,自可安然自在!烦恼就像天空上的一片乌云,如果你的心中是一片晴空,那么烦恼不会对你有丝毫影响。不自找烦恼,就是智慧。

25、[天天禅语]能付出的人生,最快乐也最踏实。

26、佛门"安心",既是修行的手段,又是修行的目的。用"安心"——心境的安宁平和来应对纷繁的俗世欲求,便能闹中获静,浊中得清,达到无贪欲、无妄想的清静智慧之境,也即"安心"之境。

27、诸有自归佛,不堕三恶趣,尽漏处天、人,便当至涅槃。

28、"暂时拥有"的金钱观,我们获取财富首先须认清财富的本质,金钱只是我们获得福报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29、佛家认为,学佛是"大丈夫的事业",对别人的恶毒打骂,不仅能忍,还像喝蜜糖水一样甘甜,这样的境界,大概是忍的最高境界了,到此境界的人,岂止是大丈夫,已经是佛了。

30、"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武侯如是说。静是什么?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是大胸襟,也是大觉悟,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

31、《孟子》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2、其实"包容"归根结底就是爱和理解。只有心中有爱,才能以同情的 态度对待他人,才能充分体谅、尊重他人的立场和见解。只有爱,才能消 除彼此的敌视、猜忌、误解,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们在这个世界上和谐共存。

33、平淡的人懂得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所以人要放眼江山,胸襟开阔,为人热情而不做作,处世诚恳而不虚伪。

34、由于我们凡夫的六根不是正量,所以我们所看到、听到、知道的一切的一切不是绝对的真理。假如我们凡夫的六根是正量,看到、听到和知道的一切都是真理的话,那么佛陀的圣道为谁起到何作用呢?

35、时间深处 偶尔放下匆忙的脚步,让心空一空,腾出属 于精神和灵魂的位置,它们随后就到。不能怨精神 和灵魂的脚步太慢,快了就留不下坚实的足迹。倒 是要检视一下我们自己,是否因为走得太快,身后 连一点值得收藏的痕迹都没有。不妨等一等,生命 的油耗太大,车损惊人,应该大修或保养一次了。

36、天堂与地狱只在一念之间,若念天堂,有爱便是天堂;若念地狱,人间处处即炼狱!

37、在时光里打坐,岁月里参禅,只见你,不见佛。总感觉,你就是佛,佛是你;你是莲,莲是你。就这样自性清静地爱你,不叫沾染一丝尘埃。心灵的庙宇,住着如莲的你,用爱与真情,虔诚地把你供养。

38、假如幸福与你擦肩而过,这不是幸福的责任,责任在你自己。

39、无我,天地澄明,花香鸟语间蕴涵的禅机都会拥至眼前。

40、我们需要依靠智慧认清方向,依靠勇气终止蠢行。早一日调转方向,就能早一日踏上新的起点,看到新的风景。不要因为在某一条错误的路上走了太久而不忍心改道,也不要担心新的道路会让自己无所适从,每条路上都有追逐梦想的旅人,只要拥有乐观和自信,就能在"半途而废"之后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41、佛陀在《三摩地王经》中曾说:"眼耳及鼻非正量,舌身意亦非正量,倘若诸根是正量,圣道为谁为何用。"由于我们凡夫的六根不是正量,所以我们所看到、听到、知道的一切的一切不是绝对的真理。假如我们凡夫的六根是正量,看到、听到与知道的一切都是真理的话,那么佛陀的圣道为谁起到何作用呢?

42、要清净世间,首先我们每个人要先清净自心,要用因果来规范心念和行为。

43、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六祖坛经·般若品》

44、无相,是"即有即空,即有相而知是空相",也就是在用身体接触、用心灵感知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的同时就已经知道生命无常、我法皆空,一切都是暂时的假像,不是永恒不变的存在。

45、见有德人,应赞不赞,见他赞叹不生欢喜,是慢业。

46、心如镜。虽外在景物不断转变,镜面却不会转动,此E口境转而心不转。心随镜转,动转不息,则人我是非皆成昏扰,不能自己。

47、慈悲是智慧的具体展现,它源于对一切生命互为依存这一事实的认识。慈悲是要求得自他的共同利益,必要时甚至要舍己利人。

48、恒唯法师:命运再给我们困难的时候,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份坚强,既然知道生命是一场远行,没有艰难,那只是一种幻想,生命有多长,拿出命运中所有的高尚,双脚去量。

49、佛教微语《六祖坛经》说: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有一首诗偈说的好:"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心外无佛,自己纯真的本性就是佛。把心治好,有清净正直的思维,有善良的言行,有知足常乐的心胸。生活自然就安稳祥和、幸福快乐。

50、很少有人能够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点,用有些人的话来说,眼睛是用来看别人的,而对于自己来说,仿佛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缺点。所以,留一只眼看自己,多看看自己的缺点及优点,让我们学会反省,学会宽容别人。留一只眼看自己,可以让自己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存在的问题,并且,让自己尽力往好的方向改正。

51、只忙于满足自己这样那样的需求,是会让人疲倦、不安的。因为人的需求层出不穷,永远没有彻底满足的时候,心里很难有安定;而慈悲,对其他众生的关怀,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能让内心喜乐和满足。——希阿荣博堪布

52、宁静则是心灵的洁净,宁静是一种禅意。心中宁静,就不会困于喧嚣的市井,不会被流言蜚语扰乱心智。心中宁静,意味着能静下心来思考,人因思考而得到灵魂的自由和永恒。

53、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其实你在最高处,因为你内心的智慧、德行在最高处;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其实你在最低处,因为你内心的智慧、德行已落在最低处。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心就像大地一样,无论是踩踏、挖掘还是盖房子都可以,这叫没有傲慢。总是分别好坏,计较对错,这叫傲慢。

54、细节不能忽视,千里之堤,也会溃于蚁穴,小的事物,其力虽小,但经日月累积,量变终有一天会引发质变的,滴水穿石之功,不是浪得虚名的。小事小物,若是良性的,就加以保护,让其慢慢发展壮大,若是恶性的,那就趁早除草,不能留根,以绝后患。

55、也许,花开并非唯一的向往,花落并非所有的感伤。坠入尘世,阅读沧桑,多少个梦,似月光的飘渺,飞出心灵的围栏。於朦胧间流浪,多少个梦,栖落水草间,滚落成露珠,粲然一笑。

56、与其相见,不如怀念,与其纠缠,不如随缘。

57、如果不是绝佳的机会就不珍惜,那很可能会错过真正的机会。

58、福慧双增,吉祥如意。

59、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的人是愚者。

60、活在别人眼里,是世界上最可悲的事情。

61、人如果不知足,就没有安全感、不快乐,甚至有挫折感、恐怖感,这样你的灵性资本开始欠缺。所以, 即使不学佛,也要坚定地做一个善 人,要提升你自己的灵性,提升自己的智慧。佛家有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一个人已经切实地感受到灵性资本的存在,就开始步入圣贤之道。

62、要经常鞭策自己,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 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这样就会把修行的动力保持下去。

63、当一个人放下恩恩怨怨或者种种事事非非的时候,他就会觉得:天底下没有什么困难、没有什么人可以妨碍我、打倒我。

64、我们对于佛法的道理学得越深,回归到现实生活当中,心就会变得越来越平静,凡事我们就会越来越有智慧地去处理。

65、苦乐不是外在的"缘"决定,而是我们内心产生出来的。

66、新世代里头,有些对物质进步不满意的,会转而追求精神生活。我觉得这样很好。无论如何,要意识到这个世界是由好的和坏的东西组成的,我们怎么看待现实,有一大部分是由我们的精神造成的。

67、如果你对别人有怨恨之心,别人对你自然也会有同样的感觉,于是怀疑和恐惧就会在你们之间造成距离,使你们觉得孤单和孤立。你身边的人不见得会对你有这种负面的感觉,但是由于你自己的一些情绪,有些人可能就会用负面的眼光来看你。

68、放轻松,给自己快乐,也给别人快乐。

69、今世,能征服卑劣的、难克制的爱欲的人,种种忧苦脱落,如莲叶上的水珠落。

70、你记得回来的路,却为何忘了人间的距离。这岸的魂,莫问对岸的魂来自哪里?对岸的魂,莫问这岸的魂渡往何方。去吧,相忘于黎明时分的奈何桥底。

71、活着,必须要有气度,这不仅仅仅是涵养,也是一种标识。在与人交往中,为人所看中的第一要素即是气度。修炼人生,展示自己活着的气度,让生命更有好处。

72、一个人与人相处,不论任何的讥嫌、误会、过失,都要以宽大的心来包容,如大海之容纳百川,泰山之不辞土壤。

73、问南泉:"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师曰:"还可趣向否?"南泉曰:"拟向即乖。"

74、佛心没有远近,人的愿望也没有大小,只要心诚意正,即可达到弘愿。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为乐,求人痛苦。

75、一般人为什么会得不到幸福呢?因为他的感受是错误的,所以心很乱很苦,若事事怀疑,过度保护自己,扭曲别人的用意,幸福离他就很遥远。

76、知足之法,即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77、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78、六祖曰: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79、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 不可求的,强求只有痛苦。既然这样,就放宽心态,顺其自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保持豁达的心态。做人要能吃亏,人生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斤斤计较,反而会舍本逐末,往往失去的也许更多。

【禅意的语录摘录79条】相关文章:

2022年经典禅意的语录摘录56句03-25

2023年精选禅意的语录摘录58条07-26

【必备】2023年禅意的语录摘录38条12-18

【实用】2023年禅意的语录摘录30句12-07

经典禅意的语录59句03-04

经典禅意的语录58句02-19

禅意的语录46句07-29

2023年通用禅意的语录摘录40条08-09

经典禅意的语录汇总58条01-18

经典禅意的语录合集95条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