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的语录合集40句
我们的很多理想,可能都是虚幻的,今天这么想,明天那么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学诚法师的语录40句,供各位参考。
1、内心对身份超越,能让人在现实生活中更洒脱,不为眼前利益所限制,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清明,多一份智慧。
2、人活在世界上,顶天立地,身份对人只是一种装饰,是内心自在的一种随缘展现。
3、超越身份的局限,找到身份以外的你,找到不曾变化的我们清明自在的心,让我们的生命展现出它本有的如黄金般璀璨的价值,照天照地,熠熠生辉。
4、一般的做法就是追求,向外在拼命地追求,希望得到物质,希望改变别人,希望事事顺自己的心,希望每个人都对自己好。
5、改变自己的内心,让它越来越光明,越来越慈悲,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包容,越来越有力量,让人产生一种能力,面对所有的外在,都能够快乐,都能够远离痛苦。
6、如果我们觉得,要得到外在什么东西,才能获得幸福的话,目标本身就错了,自然不容易获得真正的安乐与宁静。
7、身体有"失坏",青春不再,身体日渐衰老,健康每况愈下。
8、"爱"产生——追求"爱"——得到"爱"——失去"爱",然后发起新一轮的对"爱"的追逐,最终又失去"爱",生活就是这种公式的不断重复。
9、如果谁说他现在苦,那肯定是他"爱"上了某样东西。
10、欲望淡泊的人比较快乐,不必家藏万卷丹青,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11、利他心强的人比较快乐,爱与不爱是根据自己的利益判别出来的。
12、作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只有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才会让自己感到心安。
13、"树欲息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说行孝要及时,赶早莫赶晚。
14、能做到孝养双亲,我们可以称之为孝子;能做到弘扬孝道,以至"孝行天下"的人,真可谓是民族的大孝子。
15、活在当下,生命才有力量跳出轮回。
16、活在当下,我们就能觉察到自己面对事物的心态,好的就保持,不好的就把它改正。
17、人的心境像镜子,镜面干净,反映的事物就清晰;心境清净欢喜,平时所思、所遇也会是幸福快乐的,这种心态我们要保持。
18、愤怒、仇恨对人体内的神经组织、内脏细胞也会造成严重损害。
19、不管有没有意识到,实际上人的所有行为都围绕着追求快乐和远离痛苦展开,这种离苦得乐的本能驱动着人们去行动。
20、在生活的压力下,内心渴望顺境却遭受沉重打击的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
21、佛教徒持守戒律,是为了净化自己的心灵,提升内心的力量,开发内在的智慧。
22、妄想、执著就是人的烦恼,换句话说,就是各种不良情绪。
23、内心平静,才容易专注,同时思维清晰,能够快速把握外界环境中的各种信息。
24、做利益他人的事。做得越多,所获得的幸福就越多。
25、服务他人就是服务自己,利益他人就是利益自己。
26、快乐和幸福从服务和利益他人而得。
27、宁静来自于调养内心。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
28、古人曾经流传下来很多调心与养心的方法,禅修就是其中一种。
29、"在亲民"是说要关心、亲近民众,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不能躲在象牙塔里。
30、持戒让一个人从举止到内心都安详、稳重,透出一种慈善、清和的光辉,私心杂念少了,就容易专注,也就是"定学"。
31、佛教讲的智慧是让人解脱自在,不为外物所奴役,也不被知识所捆绑。
32、千百年来,先辈们总是把他们最珍贵的人生体悟教给后辈,那里面记录了一段又一段的心路历程,通向一个又一个超越的生命境界。
33、人在年轻时,有着健康的体魄与充沛的精力,但思想尚未成熟,经验有待积累。到了老年,思想完全成熟了,经验充分积累了,可体魄和精力却逐渐衰退了。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遗憾在所难免。
34、梦想就变成了理想,也就是一套能够付诸实践的具体思路,只要坚持做下去,就有成功的希望。
35、守的是什么呢?守"成"——过去的成绩、成果、成功、成就。人一旦执着这些荣耀,就会更加保守,更加计较,反倒阻碍了自己的继续前进。
36、佛教重视伦理,着眼于人伦互动的过程对人心性的培养、智慧的启迪。人伦关系是修行的道场、生命教育的学校,其目的是成就心灵的圆满、博大、清净、光明,而非面子上的和谐。
37、在佛教看来,中国传统的五种人伦关系都是爱与智慧的体现。
38、一种缘分就有一种伦理,世上的缘有千万种,因此伦理也不是僵化的,也许今日是师,明日是友,这需要我们用智慧去观照。
39、一个孩子常常习惯于认为,只要自己有问题、有困难,老师和家长都能帮他解决。
40、如果听不懂别人的心声,那么帮助别人时,就会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人,让别人反弹回来。
【学诚法师的语录】相关文章:
学诚法师的语录30条02-12
学诚法师的语录45条02-20
学诚法师的语录36句10-29
学诚法师的语录40句11-14
学诚法师的语录40条04-19
学诚法师的语录集锦45句03-24
学诚法师的语录汇编48条02-09
学诚法师的语录集合45条10-04
2024年学诚法师的语录30条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