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24年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34条
自我是由许多实体集合而成,每一个实体都和其他实体相抗衡。自我是种种互相冲突的欲望的战场。《一生的学习》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34条,大家快来看看吧。
1、当我们找到了另一种能够实现忘我境界的途径时,我们就可以不再依赖性。等心念了解了它的全部过程,问题也就结束了。也就是说,当对性的过度思考停止时,心智就自然会有创造了,而正是这种创造使我们感到快乐。处在创造的状态中是一种快乐,因为那也是一种忘我。
2、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会去帮助孩子寻求自由,使他们从自我的种种存在方式中解脱,而不是借由孩子使自己的野心获得实现。
3、感知需要摒弃所有的语言。因为语言是思想,无法让头脑宁静,在宁静状态下开始的行动完全不同于语言所引发的行动,敏感的觉知让头脑摆脱了一切语言、意象和记忆。如果我们把美丽和丑陋各自贴上"快乐的"和"痛苦的"两种标签,那并不意味着它们本身就是快乐的或痛苦的,语言将生活区分成了快乐和哀伤,这是一种分裂的活动,而全心全意地感知不是。
4、在冥想状态中的感知就是觉察每种念头和每个感受,绝不加以是非判断,而只是观察。从这份觉察中我们会认清思想及感受的所有活动,这样,寂静就会在这份觉察中出现。只有思想者了解自己念头的生起和本质,了解为何所有的思想都是陈旧的,才能产生真正的冥想。
5、我们从小就接触各种娱乐形式,早就学会了借助娱乐、宗教或其他什么来逃避自己。很多心理学家说我们应该表达自己的感受,因为任何形式的隐瞒或压抑都是有害的,它们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神经过敏。于是,我们更自然而然地陷入体育、娱乐、歌舞、交际的世界中,以逃避我们内心的空虚、寂寞、孤独和恐惧。然而,奇怪的是,人们从未意识到,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逃避自己,有意或无意,冲突、快乐、痛苦、恐惧等依然存在。也就是说,无论多么声情并茂的娱乐形式和内容,都只能暂时麻醉我们的神经,而不能让我们从孤独、寂寞和不安全中真正解脱。
6、要摆脱矛盾,我们必须无选择地觉知现在。重要的是一刻接一刻地觉知,而且不积累任何觉知带来的经验,因为在积累的那一刻,我们只是在依据那个积累、那个模式、那个经验在觉知。这样,我们的觉知就会为我们的积累所制约,于是就不再有观察而只有解释。有解释的地方就有选择,有选择就会产生冲突,而在冲突中就不可能有了解。
7、寻找是一个动作,是一个对头脑制造的想法的否定或肯定过程。被寻找的东西只是我们自己的欲望的反映罢了。如果我们要寻找上帝、快乐、安静或者其他东西,那么我们就已经在脑海里构想过它们了。所谓的寻找总是寻找已知的东西,因为寻找的头脑在等待、期盼、妄想时,找到的东西总是可以识别的。
8、寻找是局限在思想领域中的,所有的寻找和发现都只存在于头脑的界限之中,它不会发现它自身之外的东西。但是,寻找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它和寻找完全不一样,它是寻找的反面。寻找的状态无法被描述,但是,如果我们的头脑足够清醒,那么我们就能够了解寻找是什么,就有可能处于寻找的状态中。
9、一个概念化的世界就是观念的世界、公式的世界、理论的世界、一个想象的意识形态构成的世界,一旦走进那个抽象的领域,我们将完全迷失自己。概念能帮我们解脱痛苦、摆脱恐惧吗?不能。只有在完全抛开概念去生活时,我们才能真真切切地领悟到生活是什么。
10、也许我们会心生疑惑,他就要被老虎吃掉了或者即将掉入万丈深渊,怎么还有心情吃野草莓?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三种选择:沿着藤条爬上去、掉下去或者悬挂在空中,但我们忘了,他当下立即能做的是吃野草莓。不用担心爬上去被老虎吃掉,也不用担心掉下去会粉身碎骨,更不用去想别的未知的事,就是先吃野草莓,或许等享受完野草莓之后老虎已经走了。这就是活在当下的心态。
11、生命总是向我们发起挑战,对我们提出要求。如果应付不够,那么我们就可能遭受挫折。因此,各种逃避方法对多数人而言才那么重要。
12、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写过一篇寓意深远的文章——《生命的五种恩赐》。文章大意是,在生命的黎明时分,一位仁慈的仙女带着她的篮子跑来,对一位少年说:"这些都是礼物,你挑一样吧,而且只能带走一样,把其余的留下。小心些,做出明智的抉择,因为这些礼物当中只有一样是宝贵的。"
13、世间没有一种永恒的东西存在,青春不能永驻,唯有衰老才是真实。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我们肯定会衰老,岁月会在生活的过程中显现,会在我们的脸上刻下印痕,不管我们是否过得快活如仙、随心所欲。"
14、死亡本来什么也不是,而只是一个事实。对于我们,它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还没有来;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死与生者和死者都不相干,所以我们也就没有理由去恐惧死亡了。
15、正是因为你内心没有爱,所以你不停地从外面寻找爱来填满自己。
16、你们知道,庸俗的心永远不会叛变。
17、爱绝不是一种自我的活动,自我根本不认识爱。只要一说出爱这个字,你就会经验到它,于是真正的爱就不见了,当你真的体认到爱的时候,自我已经消失了。《生命之书》
18、平静的心不是一个被限制了的心,它不是通过纪律或训练才变得静寂。《一生的学习》
19、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在意时,美丽细微的一切才慢慢浮现。《生命之书》
20、我觉得有件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没有任何动机的热情。
21、我们都喜欢炫耀自己,显示自己拥有一些什么东西。你知道一朵水仙或者一朵玫瑰。他从来不假装,它的美就在于他本来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22、我认为一个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在世界上,完全不被人知道,没有名气、野心和残酷。如果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重要,他可以活得相当快乐。
23、越是能把一切声音都听进来,你的心就越安静,而这种安静的状态是不会被噪音所破坏的。只有当你抗拒某个东西时,亦即在你和你不想听的那个东西之间树立起屏障时,心才会出现挣扎。《生命之书》
24、智慧是对于根本事物、现在存在的事物的了解能力;而所谓教育,便是在自己以及别人身上唤醒这项能力。《一生的学习》
25、自由在于起点,它并非是到了终点才能获取的东西。《一生的学习》
26、有智慧的心是会永不停止学习,永远不下结论的。
27、如果你的心能容纳无限的经验,虽然饱经世故,却又能保持单纯,这才是素朴。只有在你的心不想在岁月中得到或变成什么时,你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28、你不只是顺从父母及社会希望你做的事,而是真的想通责任的意义是什么,把真相看的非常清楚,并且在一生中坚持到底。你要明白,如果你护持父母只因为你认定那是你的责任,那么你护持只是市场上的交易行为,而没有真实的意义,因为其中并没有爱。
29、生命是很奇怪的,一旦你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许多事情就会发身,一切都会如愿。一旦你开始冒险,你的心及你的周遭就会发生变化,生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满足你的愿望。
30、社会并不想要那些灵敏、锐利,具有革命性的人,因为这种人不可能适应社会既有的模式,他们会粉碎旧有的一切,这就是为什么社会希望你的思想合乎它的模式,也就是为什么你们所谓的教育总是鼓励你们去模仿、跟随与驯服。
31、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心没有觉察的能力,不能了解内心微妙的活动,这样的心才是庸懒的,无知的。
32、一个人如果能明白贪得无厌和野心是如何形成的,并且从其中抽离,这个人就是在不断地革新,他的心智是博大精深而富有创造力的,因此就能像一粒投入止水中的石头,造成一波波的浪潮,这些浪潮最后就会创造出完全不同的文明。
33、我们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规范,而它真的是非常复杂。你知道,社会认为它必须控制或规范它的公民,必须根据某些宗教、社会、道德及经济的模式来塑造人们的思想。
34、只要你还想得到安全感,也就是那些在婚姻、工作、地位、责任、理念、信仰以及与世界和神的关系中的安全感,你就有所恐惧。只要你心中存有任何形式及任何程度对安全感和满足感的需求,你就必定有恐惧。重要的是,你必须对这个过程觉察并且了若指掌。
【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34条】相关文章:
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39句11-08
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30条09-06
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29条07-19
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38句01-26
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锦集30句08-30
2023年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34句12-16
2024年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30句01-16
2023年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摘录40句08-23
2023年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集锦46条12-31
2023年克里希那穆提的语录集合37条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