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禅意的语录汇总65句
能忍辱不为所动才是最高的苦行。为害外在的不能称为出家者。被外在所牵绊而苦恼不得自由的,没资格叫做沙门。下面是小编搜索整理的禅意的语录65句,欢迎大家阅读。
1、生活中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对生活充满希望,继续前进。无论世事多繁芜,总有一处静幽,可以将心安放;无论沙漠多荒凉,总有一方绿洲,可以赏心悦目。用善心看世界,用大爱品人生,人间到处是美景,世界处处有真情。
2、把握住这个关键,内心摆脱痛苦的力量会逐步增强,慢慢地,就会痛苦少了,快乐多了。
3、屋顶盖得粗糙,房子会遭雨水浸漏,未经修养调御的心,欲望贪念会入侵。懈怠是死路,努力精进才是生路。智者常努力精进以修缮他的心。
4、活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当我哭泣我没有鞋子穿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却没有脚。多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分心力反省自我,你懂吗?
5、苦依于业,业依于结,而苦、业、结都无所依,以必性常净故。如是当知,一切诸法无有根本,都无所住。
6、我们很少人有勇气独树一帜,或很清楚明了自己究竟拥护什么主张。假如周围环境与我们个性格格不入,我们会变得神经质或不快乐,会感到失落和迷惑,会不喜欢我们自己。不喜欢自己的人,表现在外的症状之一便是过度自我挑剔。
7、造福人群,就是富有自己。
8、佛从心生,而心未尝生于佛。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欲观于鱼,未见鱼而先见水。欲观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达摩大师血脉论》
9、有爱则人与;人与就平安。
10、听着雨声的悠然,摊开一张素白的纸写下这一笺风月人事,风微微地吹,吹开心扉的轩窗,打开一扇久闭的门迎向多姿的世界,无关风情,无关过往,于时光深处静看荷莲的绽放,一朵一朵的洁净与淡雅清澈透心思的烦恼,抛开,放下,相对无语也算是生命中一场禅意的修行。
11、人的眼睛长在前面,只看到别人的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12、俗话说:"虚心的人十有九成.自满的人十有九空。"我们在取得好成 绩时,还能保持谦虚的心态,才会更上一层楼。
13、始终相信,禅是一种意境,有些人用一生都不能放下执念,悟出菩提。而有些人只用了一盏茶的时光,就从万象纷纭中走出,绽放如莲。人生有七苦,众生流落在人间,就是为了将诸苦尝尽,去换来一味甘甜。
14、以佛心看人,周遭遍地人人皆是佛;以鬼心看人,则处处都是狰狞的鬼影。
15、烦恼起于名利竞争,快乐来自及时行善。
16、一坐禅的时候,你看到的是别人的悲伤,一微笑的时候,你解释的是它的富贵,一流泪的时候,你拿出了全部的心声微笑,驾驭的时间是错在了别人的世界,还是掺杂了很多错误,是你走出的灵魂,是你付出的等待,不是别人回馈的无助,在你失败的时候继续流泪,你在坐禅的时候渴望成功,也许这不是你看到的风景,但是不得不承认,那是一道无情的梦。
17、多少人在今天已经见不到明天的太阳,多少人在今天已经成了残废, 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经家破人亡。所以,你不 但非得接受平淡,还得为了天天拥有平淡而心存感激。因为使平淡消失 的,是唯恐避之不及的"不测风云"。事实上,你并未体悟到平淡的真味。
18、听不如行,说不如做。
19、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本分与职责,在生活和工作中投入自己的热情,认真对待,才不会如竹篮打水,最终一无所得。认真是我们对生活、对世界的态度,一个懂得事事都应该认真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且懂得生活的人。他也许会是一个平凡的人,但绝对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人,他的生命将因为认真而变得丰满和充实。
20、佛说:"祸福已至,一切随缘。"当面对灾难时,要用主动、平静的心态对待,因为这种态度本身就有逢凶化吉的作用。当收获喜悦时,要保持淡然的心态,因为欢呼收割之前,必须流汗播种。
21、没有机会听闻佛法,坐拥金山也毫无福报;能听闻佛法,能念佛,纵是乞丐,也是天下无比富者。
22、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乐于索取,一种人乐于付出。吝于付出的人,他的生活也将死气沉沉,被幸福疏远。懂得分享、给予和付出的人,才会感受到舍己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和满足。这样的幸福犹如香水,给予别人的时候自己手中也留有余香。
23、"将心比心"的意思是说,用自己的心衡量别人的心,能设身处地地 为别人着想。"将心比心"就是要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 帮助他人,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 为善。
24、心无杂念、凡事乐观、踏实做事,就会有智慧。
25、佛门中有法器、道器的说法,器即是容器,器物。念佛人拿心盛佛,故是佛器;是佛器故,必定成佛。
26、多少个五百年,我曾游离于离恨天外,为你撑一盏灯,燃亮赤瑕宫的经卷;食一粒蜜青果,为你吐一丝梵香,温馨赤瑕宫里的金缕玉帐;也曾饮一口灌愁水,为你参悟一层禅心,扑灭了赤瑕宫里的明火。多少个五百年,寻你至人间烟火,深居潇湘馆,修竹拥翠。心行千年。
27、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都需要做自己的主人,选择自己的道 路。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情本该我们自己现在来做,但我们不 想做,往往还找出千万条理由来安慰自己可怜的心,这种心态是一种懒 惰。依赖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28、没有真实的本事,只是虚张声势,自吹自擂,最终经不起推敲,定会露出马脚。
29、助人不仅是美德,也是心灵一大享受。
30、所谓的烦恼并不是在人的生活物质中做标准,而是心境状态分别,人如不能知足就永远都在烦恼中。
31、社会需要批评,也需要鼓励。批评是为了让社会进步,而社 会的进步同样需要鼓励。社会由人组成,对一个人老是批评,容易使 这个人破罐子破摔;如果既批评又鼓励,这个人对批评就较容易接 受,也会因鼓励激发自觉,有利于其心智的健全。一个心智健全的人 即使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32、我们自以为懂得很多的时候,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弄懂。
33、事实上,多数人的生活只是摇摆于欲望和情绪之间,每天说着、做着的,无非是我要、我不要;我喜欢、我讨厌;我开心、我痛苦。有时,人们也会感叹这种生活的无聊与无奈,但感叹之后,多半仍是继续妥协,继续随欲望和情绪漂流。除此而外,很难找到超越欲望和情绪的正确想法,这也是人们所以和幸福擦肩而过的,重要因素。因为欲望和情绪是变幻无常的,这使人生选择变得盲目,使人生目标变得游移。如果没有正确的想法而做出抉择,做出取舍,幸福又怎能如期而王?——济群法师
34、人在病时尘心减,人将死时道念生。
35、随缘而行,随遇而安。
36、耽着三昧,退失佛法;执取善根,退失佛法。
37、禅宗说"日日是好日",就是要让每一天都充实无憾地度过。须知,一生的幸福也往往来自每一天快乐的积累。
38、修行的人要有平等心、慈悲心.恭敬心,恭敬修善法。与一切境界绝 无分别执著,这是心真得到清净平等了,自他分别执著都没有了。所以行 愿完全相同,就成佛了。
39、生命就是一场永无休止的苦役,不要惧怕和拒绝困苦。超越困苦,就是生活的强者。所以,在人生旅途上,横的竖的都是路,苦的笑的都是歌。高山平地都要走,苦辣酸甜都要尝。任何经历都是一种积累,积累的越多,人越成熟。经历过困苦的磨炼,生命有强度;经历过挫折的考验,生命有亮度。
40、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经得起沧桑,担得起辛苦。每一步前进都谨慎小心,检查内心的意志,鼓励自我的信心,开口谅人,动念恕事,那些给自己的狭隘找的每一个理由,都会让生命透支,人生就是把自己的心量活开,活成宽阔的能量,如果心窄,去哪里存放生命的意义。一一一延参法师
41、人生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人生的态度。有些事,其实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看重了,就会被事所困,乱于心;看淡了,就会悠闲轻松,静于心;看无了,就会海阔天空,修于心;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经历,有起点,必有终点,不在于事,在于心。
42、生活需要享受,不仅享受生活中的所有,更要用心灵去享受生活,从繁杂的事务中,品出恬淡、品出宁静、品出悠闲,还生命以恬淡,还心灵以自由。这样就可以宠辱不惊地面对世俗的生活,就可以拥有一颗自然、淡泊的心灵,就可以在纷繁的人世中笑看云卷云舒,欣闻风声雨落,乐观人间悲欢。
43、生活中与他人之间的不快和误解,生活中的不幸和悲伤……让所有的烦恼都在海水涨潮的时候随着潮水的逝去而消失;用心记住别人对自己的每次帮助,把心中的感激和彼此之间的快乐和友谊刻在石头上,让它能和石头一样不朽。
44、看见老弱病残者,怜悯他们,帮助他们,要真心实意,而不是假心假意。
45、为了我们的贪婪,为了我们的喜好,甚至于为了我们的傲慢。贪嗔痴嫉妒傲慢都可以成为我们伤害别的生命的因缘,会造成我们身心当中没完没了的煎熬。
46、我们的生活不能永远停留在不满足的痛苦当中,做任何事情前要以善良的动机而行动,这样才能远离不满足的痛苦。
47、当用名利去支撑生命的时候,有得就有失,失掉的时候,整个儿生命就垮了。用佛法来滋润我们的心田,生命才会变得活泼自在!
48、通常我们说苦、乐,指的是内心对外在环境、事物产生的感受,它是一种情绪,让人一会儿高兴,一会儿痛苦。
49、佛说,他紧握的拳中,并没有隐藏著东西。换言之,他一向没有什么"袖中秘笈"。
50、做人一定要学会承担,也一定要学会处之淡然。
51、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活了多少年,而在于你走过的生命中有多少"好时节"。这取决于我们的心态,看不开,处处抱怨,人生便是一出悲剧;看开了,知足、乐观地活,便能活出人生好时节。
52、有些人就只看到事情的负面,拿流亡国外的西藏人社区来说好了,我们大家都是难民,都同处在一种状况里,但是有些人总是开开心心的,只会讲一些高兴的,让人觉得有希望的事情;有些人则好像看什么都不顺眼,把一切都说成是坏的,然后烦恼个不停。
53、万法虽异,一如是同。——道生《妙法莲华经疏》
54、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者、获得也、得者、得道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55、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者、附和也、依者、追随也、依者、追踪也。——涤华禅师《心经注解》
56、应该怎样,就表现怎样的心,既不矫揉造作,又不虚伪处世,完全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解脱自在了。
57、对事物的认真,即是对众生的负责。
58、凡是一切适悦人心的感受都称为乐受,一切使人心不适悦的感受都称为苦受,它包括外境:身体:心理所引起,发生在过去现在未来一切时处的感受。
59、你记得回来的路,却为何忘了人间的距离。这岸的魂,莫问对岸的魂来自哪里?对岸的魂,莫问这岸的魂渡往何方。去吧,相忘于黎明时分的奈何桥底。
60、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61、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只合自性自度。听法顿中渐,悟法渐中顿,修行顿中渐,
62、有事尽心,无事静心,做事专心,过事忘心,俗事无心,杂事净心,乱事清心。
63、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示,道不失矣。
64、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65、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
【禅意的语录】相关文章:
禅意的语录46句07-29
禅意的语录36句02-08
禅意的语录65句02-13
经典禅意的语录摘录55条04-23
禅意的语录合集40条04-17
禅意的语录汇编39句04-10
精选禅意的语录摘录50句04-06
常用禅意的语录30条04-15
经典禅意的语录集锦70句09-02
【必备】禅意的语录35条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