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分句子网>语录>经典语录>中华,语录

中华,语录

时间:2024-06-07 07:22:40 经典语录 我要投稿

2024年中华,语录汇编35句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 苏轼《贾谊论》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华,语录35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4年中华,语录汇编35句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 范仲淹《岳阳楼记》

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正蒙》

4、孝悌为先务,本立而道生。尊师以重道,爱众而亲仁。 《增广贤文》

5、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6、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易经·同人卦》

7、《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8、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墨子《修身》

9、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墨子《亲士》

10、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何故弗言也?墨子《鲁问》

11、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 墨子《天下志》

1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13、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纵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离娄下》

14、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15、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6、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17、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1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19、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20、道生之,徳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21、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同于己而欲之,异于己而不欲者,以出乎众为心也。夫以出乎众为心者,曷尝出乎众哉!

2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

23、"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

2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2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中庸》

26、"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论语·尧曰》

2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牧民》

28、"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论语·子路》

29、"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

30、"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

3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3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则不惧。" 《论语·子罕》

33、"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

3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35、"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中华,语录】相关文章:

中华,语录36句08-14

中华,语录39条12-02

中华,语录集合38条05-28

中华,语录摘录35句05-24

中华,语录集合30条01-25

中华,语录摘录39条01-08

中华,语录集锦36条07-11

中华经典句子03-22

2024年中华,语录汇编39句05-22

2024年中华,语录摘录35条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