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24年学诚法师的语录合集35条
外在的事物与遭遇往往是我们不能掌控的。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学诚法师的语录35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爱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只要有爱就会痛苦。
2、当一个年轻人在当子女时,可能非常追求个性,不理解、不认可父母的关怀与期望;一旦转眼间为人父母,同样会对子女有一样的要求。
3、不管一个人是孩子、是父母、是老板、是员工、是男是女、是贫是富,在这些身份以外,他都是一个人,一个希望快乐、不想要痛苦的人。
4、内心对身份超越,能让人在现实生活中更洒脱,不为眼前利益所限制,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清明,多一份智慧。
5、生命,就像是一块黄金,金灿灿的,闪着光芒,厚重踏实。
6、我们内心面对外在事物所起的反应,是由我们过去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决定的。
7、一般的做法就是追求,向外在拼命地追求,希望得到物质,希望改变别人,希望事事顺自己的心,希望每个人都对自己好。
8、我们不能确认未来什么时候发生地震,什么时候得上绝症,甚至不知道下一个拐角我们会遇见谁,下一分钟我们的心脏会不会忽然间休息。
9、幸福,如果是建立在外在的基础上,那就是不稳固的。
10、不管怎样"守护",我们所爱的一切都会改变、消失,"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这是铁的规律。
11、"爱"产生——追求"爱"——得到"爱"——失去"爱",然后发起新一轮的对"爱"的追逐,最终又失去"爱",生活就是这种公式的不断重复。
12、只有及时地报答有恩于我们的人,才能让自己与对方得到真正的快乐。
13、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母亲,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对我们那么的友善、那么的慈爱、那么的细心呵护。
14、父母对我们的恩德如此的深厚,做儿女的应该及时报恩、行孝。
15、人人存孝心、行孝道,则天下之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同享天伦之乐,此乃国家安泰、社会和谐、生民幸福之兆。
16、活在当下,生命才有力量跳出轮回。
17、活在当下,我们就能觉察到自己面对事物的心态,好的就保持,不好的就把它改正。
18、人的心境像镜子,镜面干净,反映的事物就清晰;心境清净欢喜,平时所思、所遇也会是幸福快乐的,这种心态我们要保持。
19、当人整个身心都陷入攻击状态时,他还有何快乐可言?他的语言、行为都是伤害性的,给对方带来难以忍受的心灵痛苦,让对方失望、怨恨、伤心、难过,决心再也不和这种人交往了。
20、按佛教的观点,人每重复一次同样的行为,记忆的痕迹就加深一次;重复得越多,痕迹越深刻,形成了习惯性思维和行为方式。
21、光明、善良、正面的念头会制造出快乐、安全、舒服的"产品"。
22、有爱就有苦,苦从爱生。
23、在生活的压力下,内心渴望顺境却遭受沉重打击的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
24、被坑的人生是灰暗的,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些境遇统统抛诸脑后。
25、妄想、执著就是人的烦恼,换句话说,就是各种不良情绪。
26、痛苦的根源就是我们的执著,因为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外在的东西并不随着我们的意愿而保持不变,当变化出现,不遂我们的意,就产生了痛苦。
27、快乐和幸福从服务和利益他人而得。
28、人生在世,所处的境遇虽然千差万别,概而言之,不出苦乐二字。
29、如果人能够平心静气地思考问题,就会降低误判的风险,消除很多误解和矛盾。
30、对于"至善"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儒家要成圣成贤,佛教认为成佛是至善,道家则觉得要虚静无为、返璞归真。
31、佛教讲的智慧是让人解脱自在,不为外物所奴役,也不被知识所捆绑。
32、学佛明白宇宙万相无非缘聚缘散,亦无非众生的心生心灭,无非是历练我们,保持内心的慈悲与平等,在佛陀的智慧觉照里,是一片清净光明。
33、自我作为一种存在,其最复杂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那座庞杂而令人沮丧的迷宫,是迷宫中那个苦苦寻找出口而不得的焦躁的人,亦是这座迷宫的搭建者本身。
34、如果我们把玄奘的长征称之为"壮举",那么法显的长征则不能不说是"奇迹"。这告诉我们,成就一番伟业,尽管需要某些外在因素,但它们不是决定性的。真正具有决定性的是认准目标、持之不懈的愿力。
35、人在年轻时,有着健康的体魄与充沛的精力,但思想尚未成熟,经验有待积累。到了老年,思想完全成熟了,经验充分积累了,可体魄和精力却逐渐衰退了。这是人生的自然过程,遗憾在所难免。
【学诚法师的语录35条】相关文章:
学诚法师的语录36句10-29
学诚法师的语录45条08-29
学诚法师的语录40条04-19
学诚法师的语录30条02-12
学诚法师的语录40句11-14
学诚法师的语录集锦45句03-24
学诚法师的语录汇编48条08-16
学诚法师的语录合集40句09-20
学诚法师的语录集合45条10-04
2023年学诚法师的语录38条09-06